文|寸心 【为书法家朋友撰文】
简牍率性,瑰丽隽永;历久弥新,气象恢宏。破陈式,立审美,开先河,肇启自然。抒胸臆,表情怀,现意境,气象万千。
碎片一:破简成牒 有目共牍
简牍包容,革旧立新,启汉字书写之先河,为真行草隶之发端,何也?魏晋之前所存文字,或契刻于陶、瓦、甲、石之物,或镌铸于钟、鼎之器,笔墨不用,点划少变,情势难显,四维不彰。
1.简趋真而隶,简牍书写,横向舒展,纵向收敛,蚕头燕尾,左右波发,动势动意, 始成隶变, 尤见横划;
2.简向正而楷,左低右高、左收右放,端庄雅致,线条劲挺, 为楷书立则, 尤在捺划;
3.简具性而行,简牍方折圆转,笔意钩连,流畅现行,灵动见性, 为行书之性, 尤见撇划;
4.简造势而草,起承转合,简洁明快,剑拔弩张,潇洒飘逸,见心见性,实章草、今草造势 ,尤见竖划 。
故简牍启汉字“书写”之端,发汉字书写之功,承书体衍化之道。
碎片二,简牍率真 沉实见性
简牍之法 ,率性造意, 起止运行,贵在“知止”,止有粗细,细而不尖,尖而不锐,取悬崖勒马之 势,得枯树新发之妙,堪为实收。
究其原因与简牍材质及宽窄尺幅相关。拙见有三:
①运笔疾则易出简牍之外,所留墨痕与边界相齐, 必无虚尖之笔。
②简牍左右狭窄,为防超出边界, 故而笔近边界时速度自然放缓, 虽外拓出锋,亦需内敛取势或回力猛收 ,故无虚尖之笔。
③即便出锋,取隶意之燕尾式,或虚或尖,又因简牍材质光滑 ,水墨表面张力收缩,其所留墨痕 亦无虚尖之笔。
故,简牍尚止,旨不虚尖,乃意到之笔也。
碎片三、简牍咫尺 气象恢宏
简牍始于先秦,盛于秦汉。上承篆籀,下开章草,逢百家争鸣、值崇易尚道,故成简牍欹侧、方峻 ,以破商周金文均衡、圆转结体,內蕴外张,气象恢宏。
于咫尺之上何以言表书之恢宏?陋见有三:
①夺意到之笔,横划宜取左低右高之势,或波或捻或挑或抢,锋出燕尾,是以延长线条化解简牍狭窄之困,且收意犹未尽之效。
② 彰挈领之势,诸字之末笔多以重笔铺毫,或疾或顿或拖或衄,不惜笔墨增宽线条,是以力挽狂澜之气化险平欹,且彰提纲挈领之势。
③造险峻之境,金文多均衡对称,简牍审美更新,强化线条,使得左低右高,左收右放。内蓄能量,外树形象。或曰疏密相间、或曰虚实相生、或曰阴阳相济。是以欹侧肆意造险峻玄妙之境,且体气象宏大之格。
简牍虽小,气象恢宏。于有形为无形,于有限为无限,尽显先民之聪惠与情怀!使人博大,让人豪迈!
碎片四、简牍抒怀 守正出奇
简牍瑰丽,体势奔放,恣肆汪洋,书无定法。然以何因字造形,因形取势,因势得意,因意成道?拙见有三:
①横笔左低右高取斜势,左粗右细见波折。波划重写,以得平衡。即求斜正斜也。竖笔由中偏左取侧势,上细下粗见性情。主笔重写,以得稳固,即求侧正侧也。于矛盾之间,依从渗透,转化贯通。
②直笔转管少转腕,折笔转腕忌转管。运笔含蓄收束,入木涩行,如努如勒,似屋漏痕,如锥画沙,拟风阻旗,若刀刻石。中锋侧锋并用,且保笔致力度。
③笔划多者细而大,笔划少者粗而小。因字赋形,天然成趣,疏密有致,长短得宜,彰子午卯酉四方之势,显乾坤艮巽四维之情,八方有笔,方显其张,笔笔有变,尽显其束。时而以曲代直,时而以点代划,以得全方占据,以避平行重复。求变求全,唯道是从!
竹简木牍,营养丰饶,诸如颜之衄法,石压蛤蟆,鲁直磔掠,树梢挂蛇,策、啄、侧、趯,可见一斑。
书肇自然,大道至简,今之书者,从简从道,取精用弘,简入简出,方集大成。
由技乎法,法乎道,汲大自然滋养万物而无求回报之品格,穷理正心,修己治人,化作为人之“真”、处世之“善”、游艺之“美”!实乃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