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段主题教育的实践思考
孩子是天生的学习者,说话、走路、阅读……可以说,大多数的他们无师自通;但在学校里学习着学习着,部分孩子开始出现厌学的情绪,这对当前老师固有的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也提出了较大的挑战。尤其是幼小衔接中的刚入学阶段,对学习兴趣的培养要特别提倡“喜闻乐见”的学习内容以寓教于乐的形式为主。
孩子们很喜欢拼图,七巧板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拼七巧板便成为笔者来落实黄河文化的根脉教育主题课程的内容之一。课堂上开展的多形式的师生互动过程,孩子们经历了主观获得知识的过程,就是经历了观察、合作、思考等学习力的培养过程,实际上也是来浸润式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
一、观察的提升
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说:“没有观察就没有科学,科学发现诞生于仔细的观察之中。”课堂上的观察是学会学习的起点。活动中每个学生的知识基础、性格特点、心理品质不同,观察的效果也不一样。
因此,要基于学生的实际学情创设真实的情境,有目的引导观察;在实施中要有周密的计划,引导多感官参与的观察;通过个别指导,促使每个孩子都能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加强讨论展示,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品质。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例如在一年级“智力七巧板”的初始课上,笔者通过创设“变魔术”的情境来吸引孩子们进行观察,一共变了几个图,什么发生了变化什么没有改变?让孩子们把看到的、想到的说出来,跟着老师的体温来思考问题,进行有效观察,还要让孩子们说一说此时的想法:你想对七巧板说什么?想对老师说什么?边观察边思考边进行多感官观察的参与,激发起孩子们观察拼图的积极性,进行了观察力的培养,也在参与中真正体会到了观察的好处。
一年级孩子在练习了拼图后,对青蛙的拼摆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答案。但他们拼完之后都觉得自己拼的很对,很兴奋,不会也不愿意去检查,那么就在这个情境下呢,我让孩子们对比观察来看,给充足的时间,同桌合作着学会检查,尝试学着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分辨,就是说,学会观察加分辨要经历合作来找出答案的过程,然后拼出最好的最标准的青蛙形状。
会修改自己的拼图仅仅是学会复盘检查的第一次,后面我又设计了一个快速“火眼金睛”观察+分辨的环节:在每一页课件中展示三种青蛙的样子,有一个是对的,然后其余两个是不对的,让孩子们迅速找出不对的位置并加以修正。整个拼图的过程就是观察力的训练过程,也是体验智力七巧板拼图技巧的过程,了解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过程。
二、合作意识的培育
合作是21世纪人才必备的品质。善于合作,不仅能从学习中找到乐趣,而且也能从生活中找到乐趣。但当前的小学生很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往往是玩具、书籍、等所有的都是独自享用,没有进行分享与合作的环境氛围。表现出更多地以自我为中心、更少的合作行为,且不擅长与同龄人之间的交往。合作意识的培育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在实施中要特别注意学生的实际来落实好以下环节:
1.首次合作全员参与。营造好首次合作探求的环境氛围是最关键,同桌2人拿到一套智力七巧板后,有的孩子很茫然,很多孩子与同桌迫不及待地进行拼图,这时候的合作拼图还处于原始状态:奇怪:就是拼得不太像,老是差点就成功了:七块板往往能很快完成4-5块板的位置,差1-2块板的位置确定不了……此时,同桌两人马上进入真正的合作状态了,你试一次我试一试,明显的开始有效合作了,他们体会到合作拼图时的速度比一个人要快多了,有的同桌两人还能拼图成功,在总结展示时让合作不同水平的同学进行展示,成功的同学谈体会:很多同学能说出是依靠2个人的合作力量拼图成功,但是很多没有拼图成功的同学还没有体会到合作的好处,因此全员合作意识的培养仅靠一两次的课堂训练是远远不够的。
2.持久、迭代合作训练。
孩子们在课堂上理解了合作的必要,仅是处于合作意识入脑的阶段,将合作任务进行迭代设计才能达到合作意识入心入行的阶段。因此,在后面几节课拼新图的设计中,创设情境让更多人体会到合作的速度,合作带来的拼图成功比一个人要快很多,还让孩子们写下来拼图的真实感受,其实就能准确了解到孩子们眼中的合作意识已经达到什么水平,为后面课程等迭代设计确定好步子的大小,因此,基于学情的合作设计流程一定不能着急,一定要注意从孩子们的眼神、语言、甚至拼图的姿势中观察同桌合作的配合度,而不要着急用拼图的数量、成功的次数来简单的设计课程的进度与环节。
这一实施过程就是在孩子们的合作当中完成,合作拼摆,合作观察,合作后进来交流,合作后进行分享,合作中还要学会辨别……在这种氛围中有了亲身体验后学生们慢慢体会到了:当自己一个人遇到解决不了的事情,就需要别人的帮助时,可以向周围的同学、老师寻求帮助,当两人或者三人合作来共同解决时力量比独自一人大多了,那难题就会迎刃而解,难题也不再成为难题。还解决不了时也可以邀请前后桌儿同学的帮助,求助范围可以由近及远,从而也让他们懂得:遇到难题的解决方法,之一就是向他人寻求帮助法,既培养起合作的意识,又体会到合作的乐趣,在拼图过程中快速验证了合作的神奇作用。除了引导学生同桌合作,还可以布置任务回家进行亲子合作。
3.多维度、多模式的评价。
合作素养评价要基于表现,注重过程。教学与评价紧密相联,相辅相成。在教学过程中,开启雷达图评价模式,每个人可以看到自己在整个项目式学习工程中进步的大小,可以摸到付出努力就会赢得进步。
在开展自我评价与同伴互评的过程中,教师要发挥辅助、引导及监控作用,在评价方案的设计与制定,评价标准的把握等方面,向学生提供积极有效的指导,确保评价的有序开展。
三、结语:
在七巧板主题课程中,不仅引导学生拼摆、制作出来自己的环保智力七巧板,还挖掘课程资源,发掘七巧板的来源与历史,了解七巧板的前世今生,让孩子们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了解“唐图”在古代文化传播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增强了文化自信与民族自信,为从小做有根脉的中国人主题教育增添了课程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