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四个早晨,读完娜塔莉·戈德堡的《写出我心》,有些意犹未尽,不单单因为作者的文章简单易懂,打动人心,翻译者的好文笔也为该书增色不少。
整本书读完后,我以为作者的观点一直在阐述,就是写作不难,只要愿意写,提笔写,不怕没有可写的内容。
今天读到一句话,我觉得点出了写作最根本的奥义:我们是万事万物的一部分,一旦了解了这一点,我们便会明白,在写作的不是我们,而是万事万物透过我们在写作!
写作其实不需要什么特定的书房,书桌;不需要多好的笔和本;不需要沐浴更衣,焚香坐定;更不需要熟读唐诗三百首。我们认为写作上必须的条件只不过是自己给自己加的桎梏,写作不需要我们做好准备才能开始。
会有人说我读书少,肚子里没什么墨水。我们都在这个世界里生存时间并不短,遇见的人或者事,倘或是心理感受都是丰富的,但是我们却羞于表达。
我对于作者的这句太有感触了,我喜欢写身边的人或者事情,很多时候不需要多么华丽的辞藻,或者多么严谨的句式。只是当时我想起这个人或者这件事,我心里有触动,就坐在电脑前敲打就好了,不需要画出逻辑树,一板一眼地考虑哪个词更好。一般这种时间,我的文章写出来更容易被读者接受,或者更能触动他们。
这篇读书感言,我尝试用作者的方法来写一段时间的记录,而被记录的时间就是我现在身边流逝的一秒又一秒时间。
窗外是已经亮起来的天,现在还没有阳光照进我的窗户,怕是阴天的缘故。天空灰土土的,同我眼睛往出去能看到的戈壁一个颜色,映衬下的这个城市都没有那么光亮。
我坐在书桌前,电脑的背后是书架,书架的一层是我在读的书和准备用来做读书笔记或者学习笔记的笔筒和本子,样式繁多的笔在笔筒里显得熙熙攘攘,而各种笔记本也是接踵摩肩。第二层是我计划要读的书,和刚读完的三本书,计划要读的书在左边,大概有20本左右,而右边读完的只有三本,不是我读完的少,而是很多读完的我都收到楼上的书柜里了,想想楼上书柜里也是书满为患。
我坐在早餐的香气了打着上面的文字,早起蒸了饺子,妈妈包好的素馅饺子,所以现在香气了有豆腐的味道。而耳边听到的是豆浆机在工作的声音,不算噪声,毕竟没有打断我写字的想法。豆浆里的豆子是唐先生买了的有机黄豆,我突然搞不清哪种黄豆才是最原始不是转基因的黄豆,因为之前买来的是圆圆的,而现在在豆浆机里被研磨的是椭圆形狭长版本的。
在想象的浓白豆浆旋转中,唐先生和宝贝闺女还没有起来的打算,一道房门隔开了早餐与睡眠。房门的外面是我的文字和早餐的香气,而房门里面是两人悠长的呼吸,还有不知道有没有美梦的睡眠。
写作没有所谓的起点,只要认字就可以。写作是表达自我最直接的方式,可以表达你对这个世间的看法,也可以让别人懂得你的内心。
孤独很可怕,最可怕的孤独是你自己把心修了高墙厚门,却一直在纠结为什么没有人看得到我。孤独也不可怕,孤独一人的时候可以同自己独处,知道自己的想法,再写出来与他人沟通。孤独不是身边有人就没有踪影,孤独也不是一个人独处就压抑到不能呼吸。
我喜欢早起的孤独,在书桌前读着他人的思想,看着自己的内心,如同有很好的老师坐在你的对面,推心置腹,这种交谈怎么算的上孤独呢?我每天读书做着微分享,有人读着我的分享,同我一起感受,这种陪伴无形却也坚定。
读书是输入,写作是输出,输入输出不停,才是一个良性的循环过程。世间万物通过你,再展现,你也是世间万物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