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所有描绘美食的随笔都是暖心开胃的。带着炫技的虚荣写食物,就显浮夸;带着批判的视角写食物,就显生硬。而张公子这本《孤独的人都要吃饱》,把口腹之欲写得温婉动人,由口入心,有落地生根的踏实,也有寻常况味的亲切。
在张公子的味觉数据库里,各地的食物因为做的人或者吃的人而赋予真性情。比如卖年糕的臭豆腐阿婆,阿尔卑斯山上制酱的印度老板,卖红烧大肠面的大叔,吃月光酱拌星辰的天狗先生……食物因人而性格丰满,形象鲜活起来。
张公子上一本《无非求碗热汤喝》,被许多读者诟病“掉书袋子”。而《孤独的人都要吃饱》就显得朴实的多,人情温洽的文字让人犹如亲历,情感饱和了食物,食物和人的关系显得如此和谐。饿着的时候看这书,馋虫乱舞;吃饱的时候看这书,又不自觉撑着了。
那些个寻常的市井小店、苍蝇馆子,被张公子描摹得这样朴素不失人情,看得让人眼前浮现一桌桌热气腾腾的饭菜,嗅到人间烟火的味道,美食轻易就填满了孤独者的心肝脾胃肾。
正如张公子说的:“所以世上事并不都像复仇,搁凉了上桌更有滋味。久搁可惜,不如早吃。倒不是说万事都得趁新鲜吃以便延年益寿,只是趁你还吃得下一切的时候,把能吃的、能做的、能读的、能听的、能爱的,都过一遍。因为人生的确长得很,但什么都吃得下还愿意吃的好胃口时光,却短暂得多。”
Good taste meets good food.
祝您好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