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三十九)

图片发自简书App


      第八识所变现的这些事情,和第六意识所缘的境界是不同。第八识所变现的,时间长,比较稳定(只是相对稳定,实际上也不稳定)。外面的山河大地等都是第八识所变现的,而我们凡夫肉眼,昨天看高山是这样子,今天看还是那样子,过几年看还是那样子。但若过几十年、几百年以后,高山还是不同了。在迦叶佛时代,灵鹫山是很高很高的;到释迦佛时代,灵鹫山就矮了。以长时期来观看山河、大地,知道一切一切都在变动,都是不真实、虚妄的。所以只要是因缘生法,都是不决定、都是虚妄的。

      所以最后的结论,如《摄大乘论》说:一切法不是离开分别心,有它自己独立的体性;也就是唯心所现,都是心所创造的,离了我们的心,一切法没有体性可得,所以都是心的变现。但是它有时间性,有的变化很快,有的变化很慢,经过很久很久才结束,而凡夫的肉眼不明白这件事;但在佛菩萨的慧眼、法眼来观察:一切都是虚妄、毕竟空的!而佛所得的无上菩提也是无自性、毕竟空的!佛为众生所说的佛法,也都是因种种因缘而安立的,不真实的!

      现在说「非法,非非法」:所有的因缘生法,都是不决定、毕竟空,这叫做非法;而「毕竟空」就是「非法」,这也是不能取着的,如果取着毕竟空,毕竟空就不是毕竟空,就变成心里分别的影像了。譬如:我们观察色受想行识都是自性空的,自性空里无色受想行识。这样分别自性空,那自性空就是心里的影相,而变成法尘分别影相,不是佛菩萨圣人所证的毕竟空。若用心学习、分别,法也是非法,非法也是非,都是不对的,不能契合诸法真实相的境界,因此都加个「非」字;所以「法」也是「非」,「非法」也是「非」,不能取着,取着就不对了。

      「所以者何」:这底下又进一步再加以解释,为什么都要非呢?只要是我们的六根六识一接触境界,就变得不是那件事的本相了!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所有修学圣道的贤人和圣人,能成就圣道一定要证悟无为法,离一切分别相;成就无分别智,所证悟的那个无为的境界,没有分别,不是名言所安立的境界。由名言的安立,而加以分别的时候,都不是那件事的本来面目了!一分别就不对了!但是,不分别就对了吗?我们还没有达到不分别的境界,无分别的智慧是要经过长时期的修行,才能成就的。

      「无为」就是无分别的境界,是圣人长时期修行,成就无分别的智慧所证悟的境界。所有的圣人都是证入无为而成就的,在无为上一切圣人无差别;但是证悟的智慧有深浅,所以有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初地、二地、三地乃至十地,乃至到佛的差别、深浅的不同。

      这是说:一切缘起法都是虚妄、不真实的,若执着它有真实性,就错了。的确是要着重于无分别,才能显现出无为法的境界;但这无分别的智慧,是由有分别的止观,由有分别而无分别,由有言说而无言说,逐渐地、逐渐地而成就的。如果说:既然无为是无分别,现在就只学习无分别。那不行,那件事不成就!所以在无分别后,加个智——无分别智;就算无分别,而没有智,这个事还不成就;要有智才能证悟这个无为的道理。

      (三十九、2018.2.14)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下雨了 天空雾蒙蒙的 细细的雨像牛毛 像花针 向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小树被冲得格外干净 马路上形成了一条小河流 许...
    Cowarded阅读 132评论 0 1
  • 赵小平 古今中外,赞美读书的言语不可胜数,阐述读书与写作关系的更是多如牛毛。但我喜欢张元济先生所说的“读书是天...
    935ff7f93a4b阅读 354评论 0 1
  • 最近在做一个视频直播的app,需要将导航条设置成透明,最开始想通过颜色clearColor设置,设置透明度,结...
    haifengmay阅读 4,560评论 1 0
  • 关于line-height 如何使单行文字、多行文字都能居中 就简单的说道这里!如果大家有更好的方法,也请联系我!...
    black白先森阅读 753评论 0 0
  • 文|零露 本周共读粟津恭一郎的《学会提问》,领读者说是提问中所包含的学问,没有我们想像中简单,生活中当我们向别人提...
    零露_清扬婉兮阅读 1,153评论 8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