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的第二天,依然是睡到自然醒,既然没选择外出,就要在家最大化的享受自由,吃好、睡饱就是这个假期的宗旨。吃好,即尽量在家吃,吃着按自己的喜好做的饭菜,睡饱,即想睡就睡,睡到自然醒,这两个想法都很容易实现。
自然醒来,时间一般都不会太早,吃过早餐,几乎是半晌午了。稍作休息,喝喝茶,聊聊天,大概就到了做午饭的时间。
午餐后,一家三口决定去公园逛一下,天气预报显示,这个假期只有1、2号两天天晴,晴好的日子也要利用好。公园离家不是很远,大约十几分钟车程。行至公园附近,看到里面的停车场门口放了一张“车位已满”的提示牌,我们选择了较远一点的停车场,其实也不是很远,只是与公园隔了一条马路而已,以前过来玩时一般都停在这,这个停车场位置多,停车也更方便。
天气是绝对给力,下得车来,太阳透过云朵照在身上似有似无,不温不躁,微风拂过,空气中仍留有春天的气息,让人很是惬意,这样的天气很适合户外活动,我不觉想起前段时间很火爆的公园二十分钟理论。闲暇时间,大公园、小公园也常常去走走转转,但那公园二十分钟理论爆火后,还真没有体验过。
据说这个理论最初来自一篇发布在《国际环境健康研究杂志》上的研究。该研究认为,即使不做任何运动,在公园里待二十分钟,也能带来更好的状态。也就是说,在公园随便走走逛逛,亦或是发会儿呆,都会有效果。
我们选择的公园是小城最大的一个公园,依托河流而建,中间一段是较为宽阔的湖面,湖边有一片人工沙滩,离沙滩不远处,根据地形还安装了一些健身器材,以及儿童娱乐设施。公园外围步道五公里,内围栈道大约近4公里,是小城居民早起晨炼、晚间锻炼的场所,更是节假日家长带孩子玩耍的集中地,吸引了众多大人小孩前往。这里还不时举办一些赛事活动,环湖跑、健身走等。
公园是开放式的,沿途有多个出入口,我们从正门进入,那正在举办盆景展,没有这方面的爱好,也没有这方面的欣赏细胞,先生对这些颇感兴趣,跟随他后面转了一圈,就出来了。
没有找寻一处空闲坐下发呆,我们选择了沿栈道绕湖一圈,女儿问我可以吗?家中我的体力是最弱的,但凡涉及体力方面的这些活动都先征求我的意见,不想扫兴,立马答道,当然可以。心想一路沿途都有休息点,石凳、木椅、长廊,走走歇歇,还怕走不下来吗?
沿着河面行走,偶遇三三两两垂钓者,走过河面木制栈道,来到了河对面,行至湖面区域,眼前顿感开阔起来。心此时已是下午四时左右,太阳已渐西下,湖面的景更美了。曾也跟随别人感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叹息着美好时光的转瞬即逝。原来黄昏的景也很美,每个时段有着每个时段不同的美。
择一处树荫,坐长椅之上,眼前是黄色菖蒲,身旁是长长的垂柳,微风拂过,看宽阔的湖面,微波潾潾,那绿的柳,黄的花也随风飘扬,在青山、蓝天、白云的映衬下,犹如一幅水墨画,我们仨不约而同拿出了手机。这许是对美景最好的肯定,看在了眼里,记录在手机相册中。
再次行走时,先生提醒说要赶紧回家了,要不做饭来不及了。肚子还不饿呢,晚餐就晚点吧,反正晚上又没有别的安排了,我和女儿表达了相同的观点。
于是接下来的行走又在不紧不慢中前行,遇到路边不认识的树木、花草,将手机拿出来扫一扫,确认一下是什么。路边的几棵桃树已结出了小小的桃子,不知是什么品种,长大了能不能吃,我们猜测着。
儿童游乐区域,孩童们玩得正欢,滑滑梯、荡秋千、跷跷板是大多孩子的选择。行至健身地域,健身器材上大多有人在锻炼,稍等片刻,我们到拉臂,脚踏自行车等多个器材上面尝试了一下。
假期的第二天,公园里的人群并不显得更多,只是与平时双休日时人流量差不多。我们走走逛逛,开始是快速走,后来是闲逛散步,一圈走下来,几乎用了二个小时。腿有点酸了,人也有点倦感了,但心情真的变愉悦了。
暮春时节,春风拂面,杨柳青青,碧波荡漾,一山一水皆如画,美了景也美了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