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透视
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在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塑造了一个僵化、保守、扼杀一切新思想的“套中人”的典型形象。这个形象从外表、言论到生活习惯、思维方式,无不是“套子”式的。联系到写作,当我们拿着“代代相传”的作文素材,一遍又一遍地叙写相同的主题时,是不是无形中也为自己编织了一个大套子?
曾经,我们学习写作的一大法宝可能就是背范文。久而久之,我们渐渐地习惯于在模仿中完成自己的写作。书桌上积攒了大量的作文集,脑海里存储了繁密如林的材料、套路。这种“据他人的思想为己有”的写作方式,不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会让我们渐渐失去内心最想说的话,失去对同一个素材的不同角度的看法,使自己沦为契诃夫笔下古板自闭的“套中人”。
一些老材料之所以在作文选中长盛不衰,跟它们时常会在生活中出现有关。比如“妈妈为我煮面热牛奶”、“爸爸来校接我回家”、“爸爸为我送毛衣”、“一家人登山”等,这些材料最贴近我们的生活。但同样的生活,也总有细微的差别;我们要善于发现这样的差别,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不断磨砺自己的思维,再次遇到这些老故事的时候,尽可能地从多种角度琢磨不同的感觉,在老材料上推陈出新。
前车之鉴
脚步
秋,代表着落寞
那天下午,一份突如其来的试卷打破了这寂寞。成绩揭晓了,却只有用红笔写着的70分印在试卷上,使我的心一下子跌到了谷底。
放学了,下起了大雨,我的心也变得冰冷起来。走到校门口,看见许多等着接学生的家长。他们的伞如海上的小岛,一座连着一座,不一会儿,成片的岛消失了,只留下几座零星的小岛。我向伞下的人望去,没有我的父亲,我觉得失望无比。
这时,一双温暖的大手放在了我的肩头,我回头一看,原来是爸爸。现在,我的眼睛看着父亲,看见那满头的白发和那一天天弯下去的身板,眼眶突然湿润了。
一路无语,只有噼噼啪啪的的脚步声,一个大而稳,一个小而急。到了村口的小路,我才发现,爸爸的一侧衣服已经湿了。原来,父亲怕我淋雨,故意把雨伞移到我这边。
那时的我一想到那成绩,顿时觉得对不起父亲。我在家门口的台阶上,一屁股坐下来,生自己的闷气,眼泪不争气地涌了出来,止也止不住。
雨静静地下着,打在我那如冰一样寒冷的心中。然而,父亲却严肃地向我伸出手:“快起来,男孩子就该有男孩子的样儿,不就是一次失败吗,下次努力就行了。”可是,我还是不肯起来,觉得自己的失败实在太丢脸了。
父亲又说:“儿子,困难是每个人必须经历的,你只有勇敢地跨过去,才能成功。”说完,他把伞塞给我,大步往家走去。听了这句话,我觉得自信多了。
学习、生活都是这样,只有你永远不停下脚步,才会成功。
【升格意见】
这是一篇典型的考场套题作文,叙述了“爸爸冒雨来校接我放学”的故事情节。该情节分为“打伞回家”与“台阶对话”两个部分,前一部分铺垫情节,后一部分由爸爸之口阐述哲理,这是比较俗套的叙事方式。另外,文章在开头与结尾的呼应上也走“大众路线”,不论故事情节是什么,都会在“学习”这个主题上结尾。这样的套题活像一个大布袋,套住了整个故事,文章的中心思想,再怎么发展,也跳不出和“学习”有关的首尾框架。老素材,老方式,让这篇文章失去了魅力。
所谓创新,往往是将早已存在的东西加以变化。素材虽陈旧,但是只要主题新颖,文章也能活。该文章的故事情节是饱满的,也是自由的,可以往许多角度延伸。所以建议作者去除开头、结尾的束缚,在故事情节上认准一个新角度提炼主题,实现水到渠成。
作者因成绩而认识父爱,因失落而收获勇敢,因父亲不责怪而感到不安,又因父亲的执著而体味自信。一切心情的走向都与父亲有关,何不将角度从“我”努力求学,转移到父亲为“我”树榜样,在失落时陪伴“我”,不安时宽慰“我”,气馁时警醒“我”。“我”甘愿把脚步迈向身边这位顶天立地的男人,与他一起迈大步,走稳步。这同时也蕴涵了积极学习,不惧困苦的深意,一举多得。
【升格示例】
脚步
阳光已褪去了炽热,无力地发酵着秋天的味道。
那天下午,从窗户斜斜吹进了恼人的秋风,我的心也如这阵风一样,迷茫而又沉重。那张满是错误的试卷宣告着我又一次的失败。我不敢想象父亲知道这结果后,会有怎样的评价。眼眶渐渐盈满泪水,我凭着最后的自尊心,没有让它滴落下来。
放学时下起了大雨,隔着雨幕,一切的声音都在我耳边模糊起来。校门口已满是接孩子的家长们,他们的伞如海上的小岛,一座连着一座。这时,一双温暖的大手放在了我的肩头,我回头一看,原来是父亲。那苍老却又饱含希冀的面容,马上就在我眼前清晰起来。我不希望时间过早过快地在他的身上刻下痕迹,但他刻意挺直的脊背和花白的头发总是让我那个莫名的心结打得更紧。
一路无语,只有噼噼啪啪的蹚着水的脚步声,一个大而稳,一个小而急。到村口时,我才发现父亲的一侧肩膀已经湿了。他是怕我淋雨,故意把伞移向我这边的。我不禁想起了那张试卷,顿时如鲠在喉,觉得十分对不起他。闷气一上来,我就在村口的台阶上坐下了,背对着父亲直落眼泪。 雨静静地下着。父亲对我伸出手说:“快起来,男孩子就该有男孩子的样儿。”他的声音沉稳有力,有一种怒其不争的语气。但是下一刻,他也许意识到自己的态度,又放柔语调说:“儿子,困难是每个人必须经历的,再难过的坎也要大步往前走。”说完,父亲把伞塞到我手里,而后大步往雨里走去。不知眼眶里盈满的是泪水还是雨水,看着父亲在雨中伟岸的背影,我的心看到了前方的道路。
暴雨洗刷过大地,才显小草的翠绿;岁月轻抚过脚步,才知生命的顽强。“男孩子就该有男孩子的样儿!”我暗下决心,何不像父亲那样,就算置身风雨,也要坚定不移,迈开自己的脚步,前行!
美文引路
八仙桌
姥爷和姥姥结婚的时候置办了一张八仙桌。姥爷今年79岁,这八仙桌跟了他将近55个年头。好几次家里处理废旧物品,要把八仙桌卖了,却都被姥爷留了下来,还留下一句话:“桌在,人在。” 姥爷瘦得厉害,吃多少都不长肉。小时候我老喜欢捏姥爷的锁骨,眨巴眨巴眼问他为什么总是吃不胖。他老是说瘦不好,胖一点才好。小时候我上下学都是姥爷骑着自行车驮着我走,那会儿我胖,好几十斤重。也不知道姥爷那么瘦,哪儿来那么大力气。
因为从小跟姥姥姥爷生活在一起,所以从我记事起,八仙桌就是我的饭桌。桌子侧面有两个小抽屉,姥姥总是随手在里面放一点小零食,每次我拉开抽屉都有不一样的惊喜。
八仙桌本来漆色油亮,但是经过这么多年被水泡、被高温炙烤、被划被踢,桌面已经不平整,斑驳地露出里面的芯子来,色浅,有一股子木头味,闻着竟好像回到小时候夏天睡午觉时,躺在凉席上的那股味儿,像竹子和木头沾水之后的清凉。
小时候不明白的事,长大之后渐渐都明白了。姥爷那么瘦,是因为他心里装了太多的事,放不下这些事就始终吃不好睡不好。而这有些破败的八仙桌,姥爷一直留在身边这么多年,大概也是吃饭的时候,嗅到了自己年轻时的记忆。红色沙瓤大西瓜一切两半,汁汁水水洒了些在桌上,舍不得擦掉,用手蘸着吃,愉悦感大增;住在大杂院的时候,一到夏天大家都把自家的桌子抬到院子里来,吃晚饭听蝉叫,吃到晚些的时候兴许还能吹得着凉风。八仙桌承载的不光是成百上千日的美食,更有在那些日子里的自己、身边的家人和朋友的影子。
人老了就喜欢怀旧,拴一张八仙桌在身边儿,自己一个人落了单的时候,坐在八仙桌旁,就好像一大家子人又聚齐了,围坐在桌前稀里呼噜地吃西瓜、侃大山。回过神来,这些好时日就又一去不复返了。
人长大了总要离开家,但是这八仙桌不会。即使这桌有四条腿,它也只会跑进姥爷的心里,守着他。
【评析】
本文用八仙桌作为依托,把一家人的天伦之乐细腻地展现出来,同时八仙桌又成了全家重要的一员,陪伴“我”度过童年,承载着温馨的回忆,并最终守护着姥爷。当家人一个个出门打拼时,八仙桌并未成为炉火中的几捆柴火,而是跑进姥爷的心里,和他一起细数着曾经的好日子。我们平时写回忆性的故事时,可以用一样物品作为依托,把那些普通的小故事慢慢展开,最终从该物品的角度看整件事,新颖的主题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写作训练
【作文题】
童年,是一幅迷人的画,勾勒出多少动人有趣的故事;童年,是一首婉转的笛曲,奏出多少纯洁美好的幻想;童年,是一束淡雅的茉莉花,散发出多少醉人的芳香。当我们站在青春里回望童年,许多有趣的事就像一颗颗明亮的小星星在童年的天空中闪烁,它们照耀着我们的成长,更铺就了童年心路。请以“我的童年”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自拟题目,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思路开拓】
如果大家坐下来聊一聊自己的童年,我相信,令人欢愉的各种玩耍游戏会是其中的主要内容。这是我们对童年最本真的回忆,也是我们最真实的习作素材。
童年的素材很多,不乏有和别人相同的撞车现象。不用急切地猜测哪个素材大家肯定想不到,因为相同的老素材也可以用新颖的主题来表现。关于童年的主题,可以是欢快的活动之后,真心怀念那段岁月;或者是推崇童真的美好,表现对童年的向往……这些都可以成为不错的主题,在表情达意的时候,多注意语言的准确和凝练。另外,主题的角度会是我们个性化的表现。当我们回忆完故事,可以将童年拟人化,让它成为你的某个小伙伴,对它的喜爱或是厌恶就是文章的主题。也可以在欢快叙述活动的时候,突然笔锋一转,略带感伤地形成结局,这也是诸多悲剧能被人铭记的原因。
【素材锦囊】
●精彩故事
捅蜂窝
我八岁那年和叔叔一起上山砍柴。看见叔叔从蜂蛹里挑出东西来,还警告我只能他吃,我不能吃。我就一心想着要尝到蜂蛹的味道。之后,我立刻“召集”我的小伙伴们,将叔叔如何吃蜂蛹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们,说得他们个个都直往喉咙里吞口水!于是我们决定秘密行动,大家一起去找蜂窝,吃蜂蛹!我们找了些棍子、枯树枝,还带了火柴就动身了。我们沿着山脚往上找,可是找了大半天还是找不到一个蜂窝,大家很是失望,个个都垂头丧气的。这时,我发现了一只小蜜蜂,我想,既然有蜜蜂就一定有蜂窝,跟着它回去就行了!于是我们一路小心翼翼地跟着那只小蜜蜂,找了好久,竟然真的被我猜中了,我们发现了它们的窝!小伙伴们好不高兴,个个手舞足蹈。开始,我还有点担心,因为想起了叔叔的警告,但一想到叔叔吃蜂蛹的样子,就一切都不顾了。因为过于兴奋,我竟忘了点火就直接用棍子往蜂窝捅,这么一捅,里边的蜜蜂“嗡”的一声倾巢而出,一只蜜蜂瞄准了我的鼻子就是一针。“快跑!”我大叫一声,伙伴们吓得大声哭喊,抱头鼠窜。但已经来不及了,蜜蜂好像被激怒了,一大群蜂围着我们转,大家的手、脚、脸都被蜇到了,哭的哭,喊的喊。直到最后,家长赶到了,我们几个都被送进了医院……
●经典片段
三毛玩水
在重庆,每一家的大水缸都埋在厨房地里,我们不许小孩靠近水缸,三毛偏偏绝不听话。有一天大人在吃饭,突然听到打水的声音激烈,三毛当时不在桌上。等我们冲到水缸边去时,发现三毛头朝下,脚在水面上拼命打水。水缸很深,这个小孩子居然用双手撑在缸底,好使她高一点,这样小脚才可打到水面出声。当我们把她提着揪出来时,她也不哭,她说:“感谢耶稣基督。”然后吐一口水出来。
●点拨
“捅蜂窝”的故事太常见了,我们可以在写作时把握“警告”一词,用不该盲目模仿,不顾大人警告的主题做结尾。著名作家三毛的儿时故事,可以在文章开篇引用,也可以和自己玩耍的故事做点对比,适当增加“我”被大人们关爱、救助的情节,最后可以升华到“母亲就是我的耶稣基督”这样的主题。
【优秀习作示例】
回望童年
时间就像是倒在手掌心里的水,无论是松开还是握紧,终究会从指缝中一滴一滴流淌干净,只留下铭刻在心中的回忆。
记忆不可避免地倒流回多年前,那些在外婆家度过的日子。
外婆家在高山中的一个小村庄,群山围绕,山上生长着大片大片的竹林。那片竹林,就成了我们儿时的天堂。
犹记那时,我们姐弟三个在树林中捉知了的趣事儿。帅帅踮着脚尖,一步一步轻轻挪向树干,手轻轻扶着树枝或是抠入带泥的树洞,小心翼翼地眯着眼睛,锁了眉头仔细寻找。直至发现“潜伏”的知了,眸中立即闪耀出发现猎物的喜悦。他低声告诉我知了的具体位置,我便猫腰踮脚轻贴过去,双手举网向着知了轻轻地、缓缓地罩过去。“吱——”的一声,耳边便传来了知了慌乱地扑棱着双翅的声音。我们三人对望一笑,将竹竿收回,杰杰将网中的“战俘”放入早先备好的袋中。快乐的笑声响彻云霄,在树林中久久回荡。
玩累了,便随意地席地而坐,顺手接住一片飘落的竹叶,放到唇边吹起来。我们三人并排躺在地上,天南海北地聊天。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叶片,斑驳地洒在我们身上,温柔地为我们镀上一层金边。我们欣赏着浓浓淡淡的绿影中流露出的点点琉璃般的瓦蓝天空,哪里会知道这世界上还有什么忧愁。
快乐的日子总是短暂的,岁月飞一般地流逝,只留下了回忆。现在的我时常忆起那时的快乐,可那时的我又何曾想过,自己有一天会成为被困在题海里的一叶孤舟呢?我苦笑,用笔尖在草稿本上绘出一丛郁郁葱葱的竹,透过它,我仿佛又看见了外婆家的竹林,那片我儿时的天堂。
别了,竹林。想你,我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