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礼·承志——记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大会

    这周二下午的阅读课,老师为我们每个人发下一份报纸,作为我们的阅读资料,我的目光在版面上轻轻游走,忽然,一个庄重的标题攫住了我的心——“抗战胜利80周年大会”。文章第一段写道:“2025年8月9日至10日凌晨,北京天安门地区成功举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大会第一次综合演练。”

    顺着文章向下,我又看到了这次活动的标识和解释,明白了标识的寓意“长城象征全民族众志成城奋勇抗战,寓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抗战胜利的决定因素”。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从1945到2025,已是整整八十年。时光可以老去容颜,却从未让民族的记忆褪色。

    周三清晨,第一节课刚结束,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催促班长打开直播。八点五十分,教室里已坐得满满当当,老师们也前往报告厅一同观看这场国之盛典。直播画面亮起的一瞬,一段熟悉的旋律在我耳边响起,看向屏幕,一群青年学子着装整齐唱着《松花江上》。

    随后,八十响礼炮震彻云霄,像历史的回音一声声叩击心灵。当《义勇军进行曲》庄严奏响,全班同学不约而同地起身,注视着屏幕上冉冉升起的国旗,唱响国歌。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沉稳而有力。他说,中国始终反对战争、热爱和平。“和平”二字,不是轻飘飘的理想,而是无数先烈以生命换来的夙愿。中国人民将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与世界各国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大国的担当,也是文明的方向。

    语文老师后来在课上点评时说,邀请各国元首观礼,正是儒家所谓“礼”的体现。而我们在这场大会中,“观的是礼,赏的是乐”。实则我们读的是一部用牺牲与复兴写就的民族史诗。

    检阅途中,战士们高喊“为人民服务”;返回途中,他们再次齐呼——“和平必胜!正义必胜!人民必胜!”这三句话,不只是口号,更是一种穿越时空的信念,是献给世界的宣言。

    分列式在空中护旗梯队的引领下拉开帷幕。军事航天部队首次亮相,凛然如天神;民兵方队步伐坚定,诠释何谓“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战旗方队承载着历史的荣光,每一面旗帜都是一段铁血传奇……

    战机呼啸着掠过天安门上空,留下七彩的航迹。七架表演机拉出十四道彩烟——那是十四年抗战的艰难岁月,也是十四亿人民共同跳动的心。我不由想起周总理当年曾说:“飞机不够,我们就飞两遍。”而如今,苍穹之下,尽是华夏新翼。

    八万只和平鸽自广场腾空而起,如雪如云,向四面八方飞去。它们携带着中国人对和平的渴望,飞越疆界、穿越时空,把“愿世界大同”的梦想撒向更远的天空。

    如今,我们正站在和平的十字路口。但我相信我们将选择正确的道路,因为我们热爱和平并会为之努力。

    我们在今天铭记历史,也将在未来,被历史所铭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