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抽象的语言无助于深化自我认识

抽象的语言无助于深化自我认识。和这位父亲一样,在使用抽象的语言表达愿望时,我们一般不会提及我们可以做的事情。例如,为了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公司的经理对员工说:“我希望你们和我在一起时,不要有什么压力,什么话都可以说。”这句话反映了管理者希望员工“不要有什么压力”。如果管理者想让他的请求更有建设性,他可以说:“你们是否可以告诉我,我怎样做,你们在和我谈话时才能放得开?”

    最后,我想再举例说明抽象的语言如何妨碍自我认识及与人交流。当我从事临床心理医生这一职业时,有许多人由于情绪低落而向我求助。以下是我和一个来访者的对话:

我:“你想要得到什么呢?”

她:“我不知道我想要什么。”

我:“我猜你会这样说。”

她:“为什么?”

我:“我认为,我们感到沮丧是因为我们未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可是,我们努力去实现梦想了吗?社会总是期待我们成为好男孩或好女孩、好父亲或好母亲。如果我们依照社会的期待去做,我们感到沮丧也就不是什么令人吃惊的事情了。沮丧是我们为了迎合社会而付出的代价。如果你要过得快乐些,我想请你想想,为了改善你的生活,你希望他人做些什么?”

她:“我只是希望有人关心我。这没有什么不合理,不是吗?”

我:“这是一个好的开始。现在我想请你谈谈其他 人怎么做才是关心你。例如,我现在可以做些什么吗?”

她:“哦,你知道的……”

我:“可是,我并不清楚你具体期待什么。我希望你告诉我,我或别的人怎么做,才是按你期待的方式来关心你?”

她:“这很难说清楚。”

我:“是的,说清楚我们的请求有时是很困难的。可是,让我们想想,如果我们都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那对别人来说,那就更难了!”

她:“我开始明白我希望别人怎么关心我,不过,我不太好意思说出来。”

我:“是的,这经常是令人尴尬的。你愿意告诉我你期待我或别的人做什么吗?”

她:“当我说需要别人的关心时,我实际想要的是,即使我还没有察觉到自己的需要,其他人就能考虑到我的需要。而且,我希望我总是能得到这样的照顾。”

我:“谢谢。如果是这样,我相信你已经明白了你的愿望 很难实现。”


    许多来向我求助的人后来发现,他们感到沮丧或灰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不清楚自己对他人究竟有什么样的期待。

以上是原文以下是我的感想:

“当我说需要别人的关心时,我实际想要的是,即使我还没有察觉到自己的需要,其他人就能考虑到我的需要。而且,我希望我总是能得到这样的照顾。”

认真读这句话,如果你自己都不明确自己想要什么的时候,别人更难满足你的需求,所以我们首先要规划好自己,当你排除万难一心为目标前进时,你周围的人才知道自己能提供什么帮助,或是让步不阻拦。

我最近都在学习网上的各种线上课程,经常被作业烧脑到不行,我偶尔会抱怨然后让侯哥帮我做作业,20%他会帮我,80%他只会教育我。。。。所以又会发生一段相对不美好的对话。所以我开始规划自己的时间,那些实在完不成的就算没完成也不去纠结和抱怨,下次摸清自己的实际情况,下次学习上找自己最现需要的课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