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说,
小时候她父母在外打工,很少回家,
她和爷爷奶奶在深山里长大,
交通不便、通信不好,
唯一丰富她课余生活的,
就是爸爸无意丢在角落里的几本旧金庸小说,
后经自己多次翻看,
早已残破无形。
后来的她,
才思敏捷、文笔不俗、人情练达,
多半是金庸老先生为她打下的基础。
去年,老先生过世,
我一度想也收藏几本金庸的武侠小说,
佯装无意丢在某个角落,
等待萌姑娘哪天发现,
也能开启她的一段武侠梦。
在我过于“正统”的学校教育中,
武侠小说不常有,
但武侠电视剧还是看过几部。
那时总能在剧中找到某个角色,然后把自己幻化进去,
比如,
和杨过长相厮守隐居山林,
像乔峰武功盖世统领丐帮,
像赵敏一样文武全才,机智多变,而又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
那时不知道什么是江湖,
那时只有这些潜在心里的江湖梦。
这样的江湖梦偶尔出跳出来,
就变成了与同学的“义结金兰”、“集体对抗老师”,
变成了一种不可名状的孤独优越感,
以为英雄总是孤独的。
后来有了萌姑娘,
这种“仗剑走天涯”的念头还时时跳跃。
昨晚补了一下《王牌》里天龙八部那一期,
笑点被戳之余,竟也几度泪目。
尤其是主题曲《难念的经》一响,
总有经脉被打通的躁动。
主创团队纷纷亮相,
虽大多容颜已老,
还有很跳戏的港语配音,
但并不影响被回忆杀。
有人用“有情皆孽,无人不冤”八字总结《天龙八部》,
小说中每个人都在命运的漩涡中沉浮,
深陷在“求而不得”的折磨中。
等到真正读懂的年纪,
发现自己早已身处江湖,
根本不需要什么“江湖梦”。
但,
江湖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