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读的最认真,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让人折服,从大量的实验和长期的研究中提炼出来的理论,读起来也让人心服口服:好像真的是这样。用这些理论、方法再去指导我们的实践,必定能提高我们的育儿技能,或者对于我们本身的成长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第四部分的内容,都相当的实用:乐观教养ABC法则、让孩子学会解释、让孩子学会反驳、让孩子学会与人相处,读完觉得特别有收获。
在乐观教养ABC法则一章中,作者告诉了我们乐观的四项基本技能:第一个技能是捕捉思维,即在你感受最难过的时候,要尝试指认出闪过脑海里的那些想法些想法,虽然不太能被感知到,但会严重影响你的情绪与行为;第二个技能是对这些自动思维进行评估,就是说要明白,对自己所说的话,未必是正确乐观的;第三个技能是在坏事件发生时,找出更正确的解释来挑战自己的自动思维;第四个技能是化解灾难性的思维。
艾伯特·埃利斯与阿伦·贝克共同建立了认知治疗,发展了ABC模式,A(adversity)代表不好的事,B(believes),即对不幸事件的看法与解释,C(consequences)代表后果,不愉快事件之后的感受与行为。
作者给了大量的事例,也给了我们如何写ABC日记,练习捕捉自己的信念的方法,以及教孩子练习的方法,很有指导性。
在让孩子学会解释一章中,作者认为容易抑郁的孩子总是把注意力集中于自身或其他问题的最坏可能上,而孩子的悲观,有一部分是来自他所接触及尊敬的成人,如父母、老师。“孩子就像海绵,他们不但吸收你所讲的话,也吸收你讲话的方式。”所以,帮助孩子的方法之一就是你自己先获得拒绝悲观的技能。当孩子遇到不好的事情,要学会捕捉自己的内心谈话并能预测它的结果,并区分永久性和暂时性想法以及个人化和非个人化想法,这样就能获得习得性乐观。教孩子们看出每个问题都有他自身的原因,对由自己导致的问题,应自己负责,对于自己无法控制的事情,则不用责怪自己,另外还要杜绝空洞乐观,诸如“每一件事都好极了”等等,许多的积极思维的确是没有根据的,相反,习得性乐观是关于正确性的。
在让孩子学会反驳一章中,作者认为教孩子反驳的最主要原则就是“正确”,反驳必须根据事实,必须是可证实的。如果孩子的反驳是不清楚的,或仅是空洞的积极思维,那么反驳就不会消除他的悲。如果有这种现象发生,你需要帮助她建立更坚定,更正确的反驳。作者在ABC模式中又增加了两个因素,D(disputation),代表反驳,指反对自己想法(B)的辩论,E(energization),代表激发,就是反驳所带来的精神与行为的结果。特定想法及反驳后的数字(1~100),代表你相信它的程度。特定结果及激发后的数字(1~100),代表感受强度。反驳是否成功,可以从负面感受是否下降中看出。作者认为,每星期练习三次,每次15分钟,孩子就会很快学会如何快速且强有力地来对抗自己的悲观,每隔几个月就复习一下,使孩子对反驳与化解灾难的方法保持敏锐的状态。
在让孩子学会与人相处一章中,作者提出,在协助儿童学习解决问题及社交技能之前,要把握三个原则:第一个原则是不要为孩子解决任何问题;第二个原则是,一旦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你就不能对他的解决方式过分苛求;第三个原则是你自己要示范有弹性的问题解决策略。孩子必须要以下五个步骤,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第一步,放慢脚步。教孩子放慢脚步的方法之一就是教他如何将暴躁思维改成冷静思维。第二步,摄取观点。在我们决定如何应付与旁人产生了矛盾时,首先,我们必须了解对方的想法以及行为的原因。了解对方行为的最佳方法就是从对方的角度来看待事情。找出其他人的看法与感受的一种方法就是看他们脸上的表情,还有就是直接提问,也可以利用你们两个人之间发生的冲突。第三步,建立目标。就是确定你希望发生的事,然后列出可以促使目标达成的行为。告诉孩子目标就是你想要发生的,所以你要尽力去做,使它发生。第四步,选择途径。也就是选择行为方式,告诉孩子,他一旦建立目标并列出所有能达成目标的方法之后,他就该决定哪一条途径可提供最佳的解决方法。决定过程的部分就是要比较每一行为方向的长处与短处,长处就是从某一行为中可能得到的好结果,短处就是从某一行为中得到的任何坏结果。不仅要想到眼前的结果,也要想到长期的结果。第五步,是否有效。解决问题的最后一步,就是检查方法是否有效。有时候即使使用了第一步到第四步的仔细思考与计划,解决方式仍不见得如我们想要的有效,你应该告诉孩子不要就此放弃。如果他第一个计划不成功,结果并不是他想要的,那么他可以从所列的单子中选择另一种方式,再试一次。
这本书所提供的方法值得我们不断地练习,相信一定会帮助我们培养一个积极乐观、善于沟通和解决问题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