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上,上到语文天地,初显身手部分的欣赏书法作品。
我让学生欣赏楷书书法作品后说感觉,说美在哪里?
鸦雀无声。
老师:看,盯着看,就会有感觉的。
良久,良久。
终于,有一个学生:一笔一画。
老师:还美在哪里?
鸦雀无声。
老师引导出:端正,工整,端庄,秀丽。
第二幅,行书作品。
反复观察再观察,比较再比较,有人说出“潇洒”,有人说出“大气”。
然后,又是沉默再沉默。
其实,不止今天,不止面对陌生的书法作品,学生表现出词穷。还有很多场合,比如分析写作特点,文章思想,人无情感,句子赏析……班级都会出现难堪的沉默。
为什么沉默?因为不懂或不确信。
为什么不懂或不确信?接触得少,没达到熟练的程度当然是个原因。
可是,仅仅是这样吗?有没有这个原因:学生习惯了浅层次的听,读,写的学习任务,却不习惯了思考,甚至是丧失了思考的能力呢?
我记得,小时候,语文老师教我们学语文,是不需要思考与回答的。叫读课文到是有。然后,就是老师讲解,学生抄写和背诵。
就连作文,也是老师一点一点地讲,然后,学生凭着印象写下来。
可是,明明现在的课堂,老师是要求学生思考和回答的,为什么学生也不会思考,不会回答呢?
学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渐渐习惯了不思考呢?
是低年级吗?还是,早在孩子还没进入学校的时候,他们就生活在不需要动脑的环境中呢?
如果学习,没有思考,就不叫学习。
如何培养学生的思考力,表达力呢?
这是个值得琢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