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年清明,去婺源赏万亩油菜花,江南水乡白墙黛瓦,雨意空濛,一个美女袅袅婷婷地从唐诗宋词中走来,霎时我的脑海中就浮现“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的画面。我追随她良久,为她举手投足之间的风韵所迷。当时的心情大概跟宝玉对女孩的看法类似,见了她便觉清爽,羞愧于自己的粗造不堪。这样的女人,大概才是真正的女人吧。
闲坐观人是我的一项爱好,赏美女如同赏花,美的事物人皆爱之,不只是男人的专利。我要说的是另外一个女孩,距离见她之日,已有月余,她的容貌神态如在眼前。
有过监考经验的人必定对监考的无聊深有体会,只能靠看人来消磨时光。那是两个半小时的高考语文,她是25号,在指纹验证机对面,距我一米远。水蓝色棉麻长裙,衬托着凝脂般的皮肤,不施粉黛,如一朵出水芙蓉,清新素雅。诗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素”就是说肤色的白,妩媚多端毕竟以色为主,一白可遮百丑。《金瓶梅》里,西门庆在一妻五妾中最爱李瓶儿,肤质白皙是一重要原因。从女为悦己者容的角度看,女人在追求更白更瘦的路上永不止步,因为肤色黑粗者想要有姿色是极难的。
有些美女很美,你又说不出来美在哪里,大概这种好看不全是美貌,而是眉梢眼角能看见的清风明月,是举手投足里的赏心悦目,是看上去、心里头两下里都舒服。
而这个美女有许多可圈可点美丽之处:纯天然柔滑黑亮如瀑的秀发倾泻而下,没有刘海,当然真的美女敢于直面没有刘海的额头,前额上方用“一”字形水蓝色发卡遮挡散落的乱发,随意中多了几分妩媚。
另外相人必先相心,而察心之邪正,莫妙于观眸,因为性情之刚柔,心思之愚慧,皆体现在眉眼之间。目细眉长之人性柔,眉粗目大之人性悍。此女眉浓如墨,峰如远山,眼如杏核,却又极长,眼角微微上扬,似笑非笑,笑目善动且黑白分明,这是聪慧之相;鼻梁高挺,鼻翼尖翘,让这个圆融的瓜子脸完全立体起来;唇不点而自红,红的点缀让整张脸生机勃勃,上扬的嘴角让人错以为她始终微笑。
常说观美女“上看头,下看脚,中间看玉手”,我只关注了头和脚。
外在美,一看便知,而神韵媚态确实美中珍品,媚态之于女人犹如茶香之于茶壶,光之于灯,宝色之于金银珠贝,无形之物正如钱钟书所比的“怀孕的静默”更让人想入非非。女有媚态,三分姿色可抵七八分,人常为媚态所惑,举手投足之间的风情万种,岂非美色可比拟。只是“意态由来画不成”,更写不出。
很多人对美女评头论足,我却关注“态”,先看坐姿,尤其是如何安放自己的腿和脚,弟子规里说“勿箕踞,勿摇髀”,就是不要像簸箕一样岔着腿坐,也不要不停地抖大腿,因为这样有失礼仪和雅观。30名考生中有女21人,其形各异:有双腿双脚并拢成“11”的规矩型,有双腿岔开的簸箕形,有跷二郎腿的傲慢无理型,有脚踝交叉的“X”型,有双腿并拢脚丫分开的“Y”形……而在长达两个半小时的考试里,这个女孩始终双腿双脚并拢,左边倾或者右边倾,这是访谈节目里女主持人的标准坐姿,也是符合礼仪规范的。但是聚光灯下的主持人在非正式场合就未必如此拘束和克制,因此这个女孩让我非常佩服。
我是个翘二郎腿患者,尽管我十分清楚二郎腿既不雅观也不健康,但是在现在的舒服和未来的隐患之间,我选择了舒服,因此我注定成不了女神,对自己不够狠。再看她一眼,“温柔沉默,观之可亲”,见之忘俗,如扑面之清风。一个农村女孩,能修炼到这种地步,除了丽质天生之外,艺术熏陶功不可没(这是艺术生考场)。
同院里有个妈妈带着她的女儿向我咨询假期补习事宜,15岁的女孩,含苞待放的年纪却含胸驼背,两肩高低不齐,圆规形站姿。我说,女孩子练练舞蹈吧,假期补课干嘛?她妈妈颇不以为意。
爱美是人之常情,但是惧丑也一样。
小时候经常听到街坊邻居嘲笑谁“那就是个衣服架子”,“瞎人好做怪”,“恁大年纪了还涂脂抹粉,不像样”。赵树理的作品《小二黑结婚》嘲笑三仙姑上了年纪,还刻意打扮,涂脂抹粉的行为,“只可惜官粉涂不平脸上的皱纹,看起来好像驴粪蛋上下上了霜”。三仙姑是一个爱美的人,只是审美品位差了点,要想美还是要提升审美品位,否则就是”小城市的摩登姑娘,落伍的时髦,乡气的都市化,活象那第一套中国裁缝仿制的西装,把做样子的外国人旧衣服上两方补钉,也照式在衣袖和裤子上做了”。
要想让人过目不忘,你得美啊。
容貌、言行,怡颜柔声如细雨和风,审美品位也不能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