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这几天在看亦舒的《喜宝》,对于书中的喜宝,我是既欣赏又同情。用曹雪芹形容晴雯的那句判词来说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只是,一样心高气傲的喜宝,比晴雯幸运多了,她至少过上了匹配这股心气儿的生活。
亦舒写喜宝,与其说是写这个生命力顽强、聪明、优秀的剑桥高材生的人生故事,不如说是在探讨金钱至上的人生观。
喜宝说,她要很多很多爱,没有很多很多爱,那就要很多很多爱,如果两者都没有,她至少还有健康。生而为人,健康是生命的基础,爱是生命的动力,钱是生命的发展,真是缺一不可。
人在健康的时候,最不在乎的就是健康,因而,爱和钱就成了追求的信仰。现实里,钱往往排在爱之前。钱在某些情况下确实不起作用,但是没钱绝对不会无忧无虑,因而有多少人愿意穷得只剩下钱了。
当然,我并不是鼓吹金钱至上,我也想要很多很多钱,但绝对不想像喜宝那么有钱,甚至钱多到超出自己驾驭能力的也不想要。我想说说穷到只剩下钱的可怕之处。
其一是,什么也不必追求的生活根本不是生活。就说喜宝吧,她想要很多很多钱其实也只是想有个住的房子,满足生活的温饱,交上剑桥的学费,不必看人脸色。但是,勖存姿给她的金钱远远超出基本需求了,甚至几辈子光花利息都花不完,真的穷得只剩下钱了。喜宝于是放弃了剑桥的文凭,放弃了为生活挣扎的志气。她什么都不用努力了,因为她有钱。她甚至不知道还能做什么,因为所有她想要的东西都能轻而易举地得到了。
其二是,怀疑世间没有真爱。一个女人太有钱了并不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她需要一个能够征服她的男人,要么是比她更有钱,要么是比她更优秀,两者都没有,那就是居心叵测。喜宝富可敌国了,但她不但不快乐,还怀疑所有男人都是看上她的钱而不是她的人。
其三是,容易被绑架,可能越发没有安全感。
穷到只剩下钱的坏处,我目前能想到的只有这三点。当然,因为并不是人人都能达到人生这样的巅峰,所以几乎每一个人都情愿承受这三种坏处也想穷到只剩下钱了。
NO.2
《喜宝》很写实,但凡是女孩,心里代入感都极强。
对于年轻漂亮的姜喜宝,除了青春,什么都没有。对于有钱有势的勖存姿,除了钱,什么都没有。于是,姜喜宝和勖存姿默契地交换了各自需要的东西。
喜宝做了别人的情妇,她很坦白地剖露自己的想法,这是她一个堕落的好机会,不是每个女人可以得到这种机会。先撇开什么女权主义,什么三观,这就是一个个体的心里感受。对于一个二十一岁就尝遍生活的颠沛流离,透析人性薄凉的女孩,她很懂得鉴貌辨色,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物质的贫乏、爱的贫乏、安全感的贫乏把喜宝也变成了一个同情心贫乏的人。她惯于在不同的男人之间流转,让他们心甘情愿承担走她的学费和生活费,当他们不再满足喜宝的需求时,她又毫不犹豫地抛弃断绝,绝不让他们影响到自己的前程。
因而,面对韩国泰和勖聪恕哀求般的示爱和挽回,喜宝面不改色,去意甚觉。甚至,当她每一次作为被示爱的当事人,她都是事不关己的感受:我并没有被感动,若干年前我会,现在不,世界上有很多人善于演戏,他们演戏,我观剧。观众有时候也很投入剧情,但只限于此。
喜宝像是一株生命力顽强的荆棘,她要竭尽所能让自己哪怕只是沾着一滴露水也要活下去。可想而知,喜宝的内心该是有多强大。别人的流言蜚语不能击垮她,勖家人的侮辱也无法激怒她,因为她很清楚这项交易的不堪,却又没有自我贬低。她说:我并不觉得羞愧,事无大小,若非当事人本身,永远没法子明了真相。
喜宝很清楚,她所要付出的代价,她并不是坐享其成,而是牺牲自由和大好的青春。
NO.3
勖存姿的遗产有喜宝的一份,但就是这一份足够她几辈子花销了。喜宝终于拥有了比她预计的还有更多更多的钱。可是,喜宝依然缺乏爱。
人人都以为,喜宝有了这么多钱,以后的生活会是花团锦簇,随随便便都可以找一个爱人。就连勖存姿都以为,凭借喜宝的本事,她肯定能在香港混出很高的知名度。她还年轻,一切重头来过还不太晚。
只有喜宝知道,她无法平复下来过正常的生活。勖存姿跟以往那些包养她的任何一个男人都不同,他年龄大得多,但手段也强硬得多,钱财更是她所无法估算的。等喜宝终于爱上勖存姿的时候,他死了,只留给她花不完的钱。
喜宝自嘲,她的价钱已经被勖存姿抬高了,廉价货的销路永远好过名贵货,女人也是货色,而且是朝晚价钱不同的货色,现在有谁敢出来认作她的买主?
喜宝拥有花不完的钱,五年来早就见惯了奢侈品,对于钻石项链戒指宝石一类的首饰,以前一度认为它们象征着地位身份,如今在她眼里不过都是一些石头。以前不外乎在伦敦和香港两点一线之间跨界,期盼着能来一次欧洲游,如今却只想呆在一个房间里,世界在她眼中不过大同小异,还有什么是她还见过的?
喜宝才二十六岁,但她的人生却再也不用去追求什么,她才终于体会到穷到只剩下钱的绝望。如果说,有个人大概能体会到喜宝的这种心境,那或许会是早她几百年的纳兰容若,他一出生就拥有富贵优渥的生活环境,名利上的收获也不过是父亲一句话的事,但大概正是因为他什么都不用去奋斗就拥有了别人奋斗一辈子都企及不到的权势钱财,所以他只缺乏爱,所求的也不过是爱。当再雄厚的钱财都供养不了恒久的爱,他短短一生都郁郁寡欢。
二十一岁的时候,喜宝不满足于物质的贫乏和爱的贫乏,现在生活过得高贵舒适,她也不满足了。如果重来,她宁愿和母亲一起挣扎于生活,那份人间的烟火味总好过高处不胜寒的寂寥。
故事的结局,往往是一个人只因一个瞬间的决定而使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从此当事人性情转变,或许由当初的天真变得很有城府,又或者从温柔变得暴戾等等。而喜宝呢?她依然顽强,有看透世事的冷漠,但她的心却变得温柔了。
二十一岁前的喜宝,清醒冷漠;二十一岁之后的喜宝,清醒温柔,她总是带着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心眼,因而她的路总比别的女孩艰辛,连变化都是翻天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