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中山小学 邓倩倩
进入三伏天,天气炎热易感疲乏无力,于是乎我将热舞健身操换成了打太极拳。让我不禁忆起大学时,体育老师教我们打太极拳作为期末考试的项目,由于拳式多难记,同学们没少在宿舍里、走廊过道、天台上胡打一气。那时候真心不喜欢这项运动,但时过境迁,到了该“养生”的年纪,曾经的不喜欢成了如今觉得有意思不错练的健身项目。
对于太极拳的了解,在学习前仅止于“柔中带刚,强身健体”。当我对照视频,一招一式学习时,由于初学难免动作卡壳,气息不匀,难以相顾。让我想到了自己与智慧教学的相遇、初识、牵手、猜心(琢磨)、苦恋(练习)。细细追溯,遇见、初识它,是在2018年鼓楼区“新技术新媒体应用学科骨干教师培训”,那是我第一次遇见王博士,也是我第一次摸到反馈器。它于我而言,是个新鲜物。我在培训中,也初次感受了它的“随机挑人”和“投票反馈”。牵手它,是在2019年“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培训”,在王老师信息化课堂培训的带领下,我和来自各校或同校的小伙伴,进一步感受了反馈器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运用,体验着“让学生的思考能被看见”。这一刻,我发现从开始的无意改变到尝试改变,竟是这样一步步地走近、点滴积累着走入了信息化与学科相融合的课堂,开启了我与它猜心、苦恋的学与教之旅。
这个暑假,学校组织了《数字时代的学与教》共读活动,这是我二刷这本书,一捧时我进行了挑读,印象最深的是王博士写在末尾的一章《少才是多 无才能有 慢才会快》,揣着这样的理念,在第一次设计信息化教学时,还是上得一塌糊涂,按学习同伴的话说“我压根不知道你在上啥”。尽管我结合教学内容的设计,投入了三、四样功能的使用,然而当时“信息化课堂”上的我就像初学太极拳,顾着模仿招式得有模有样,却顾不上吸气呼气的自如交替,没能真实有效地呈现“以生为本”的课堂。
太极拳讲究意、气、形,但由于缺乏正确的理解和认识,也容易将轻灵、舒展、飘逸的太极拳打成僵硬、死板、毫无精气神韵味的形态拳操。我觉得,智慧课堂的实践,正如同练打太极拳,可从这几方面入手:
(1)潜心悟其精髓——意,摒弃旧念,无才能有。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课堂形式必须改变,教育内涵必须调整,所有改变必须从教师开始,从课堂开始。教师不再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的指导者、陪伴者。变教为“导”,变教为“启”,变教为“帮”。课堂上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探究力和协作力,使得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
(2) 勤学修其始终——气,沉浸其中,慢才会快。正如张文质老师说的:“教育本身就是慢的艺术。”为学生提供安心的环境,可以言说的空间,让他们自由表达的机会,让他们互相联系,彼此关照,获得学习的快乐。学习不是给出答案而是充分对话,学会与学习内容的对话、与自己的对话、与他人的对话。教师则要学会倾听,倾听每一位学生的话语,倾听课堂上每一种微妙的声响。
(3) 刻苦炼其百态——形,立足生本,少才是多。通过课堂中实时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帮助学生发现并开发学习潜力,提升学业表现。等待孩子用自己的力量去学习,去成长。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老师也能就此全面掌握学生学习行为与学习结果。面对课堂动态生成,随时调整教学预设,从而提升课堂高效性。
智慧课堂的意、气、形,需要我们用心灵去感悟和行动的修炼。愿每一个同行在路上的小伙伴们,在这个夏天好好地琢磨、探索,都能有所收获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