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向李老师请教课程设计的困惑时,老师提问:课程的三个目标是什么?
瞬间晕菜了
“学生满意、组织方满意、领导满意?”
“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
想到什么答什么(/狂汗)
在收到李老师提示后,又仔细百度一番,解1:
三维课程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一维)所谓知识目标,这里主要指学生要学习的学科知识(教材中的间接知识)、意会知识(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等)、信息知识(通过多种信息渠道而获得的知识)。知识目标的表达举例:通过学习,知道动物也是有情感的;通过学习,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所谓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对完成某种任务所必须的活动方式。
(二)过程与方法(二维)所谓过程,其本质是以学生认知为基础的知、情、意、行的培养和发展过程,是以智育为基础的德、智、体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的兴趣、能力、性格、气质等个性品质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过程目标的表达举例:通过学习,认识分数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所谓方法,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用并学会的方法。方法目标的表达举例:通过学习,采用并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或问题探究的方法,或问题的观察方法,或思维发散的方法,或合作交流的方法,或解决xx问题的方法等)。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所谓情感,是指人的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态度体验。所谓态度,这里不仅指学习态度和对学习的责任,它还包括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等。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端正学习态度,养成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学习,在交往中能表现出宽容、忍耐的态度。所谓价值观。本指对问题的价值取向的认识,这里也可指学生对教学中问题的价值取向或看法。
解2:
课堂教学目标就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的互动目标。
新课程倡导的课堂教学目标有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三个目标中的一、三都好理解,一是课程讲解的主要知识点和技能点,三是讲师言传身教体现出来的态度与价值观,第二点“过程与方法目标”是指的什么?“所谓过程,其本质是以学生认知为基础的知、情、意、行的培养和发展过程,是以智育为基础的德、智、体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的兴趣、能力、性格、气质等个性品质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这段怎么理解?学员应用方法(工具)的过程吗?
其实不然!
比如旅游,吃好,玩好是指游客(学员学习)。过程中去哪个景点是导游的工作(讲师如何教,教什么)。
原来课程设计的三个目标主体是讲师,而不是学员啊!一是讲师想传授哪些经验(知识/技能)给学员;二是讲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过程帮助学员学习;三是讲师通过言传身教传递自己的态度和价值观。
课程设计的重点是指专家或企业需要学员掌握的内容。根据学员的现有水平,设定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的学习目标。
原来写课程目标的一句话公式源于此!
采用什么方式方法对应第二个目标“过程方法”,达到什么结果对应第一个目标“知识景能”。
目标一是强调学员能得到的,二是讲师通过什么方法给。
对照课程设计三个目标,列出我的课程目标:
通过讲解、演示、现场案例分析与动手练习,解决新晋内训师不知道怎么做课件,做课件效率低的问题,达到制作出逻辑清晰,简约大气,能解决学员实际问题课件的目标。
感谢李老师的耐心点拨和讲解(/抱拳)
打比方练习04
课程开发好比盖房子,盖之前先想清楚要什么样的房子(课程设计),满足哪些功能(课程需解决的问题),做几层楼什么布局(课程结构)再画出图纸(思维导图),备料钢筋混凝土沙砖水泥(课程内容/素材),然后才开始盖房子(课件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