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沟里的韩国

      中国大学毕业之后,在教授的推荐下,我进了一家环评公司。在办公室里写环评报告,出差是家常便饭,每天面对的不只是复杂难懂的数据,饭局上天天能遇到各种千奇百怪的人物,青年的血气方刚和浮躁,让我对公司处处怀着恶意,在一次接待外地政府官员,他动手动脚,硬拉着我和同事跳舞时,我一把摔门而去,第二天就把公司辞了。

如果问当时我唯一的想法是什么,那就是,人生如影儿,转瞬即逝,我要活得明明白白。静下心来做了几年我喜欢的事情,我带着两万块钱(其中一万块还是一个姐姐给的)来到韩国,借着心里信仰的一股劲儿,开始了韩国的大学生活。

刚去到一个新的国家,要学习的不只是语言,用语言这块钥匙打开门才发现,满屋子的新奇玩意儿。刚到韩国时,看什么都是新鲜的,天的颜色,云的形状,树的姿态,山的形态都是那么新奇,很多的第一次挑战我的认知,每天了解不一样的文化,对我来说是充满诱惑力的。去超市,与其说买东西,不如说是在参观,看这个国家的人的吃穿用度,了解他们的喜好,发现他们的习惯。

几年过去了,我开始慢慢了解这个地方,有很多我接受不了的也开始慢慢习惯,相比刚开始的新奇,开始以一种客观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人物和事件。

山沟沟里的韩国

韩国是个山地国家,山地占了整个国土面积的65%,很多住宅和学校建在山脚或者山腰上。出门见山,逛街见山的感觉让我新奇了很长一段时间。 韩国的爷爷奶奶们很喜欢爬山,学校宿舍楼下,每天凌晨能看到人们穿着全备的登山服,背着包朝山上走,等我收拾好去吃早饭,他们已经下山来了。有时候上课累了,我也爬到山上去,学校附近的山上有个立着十字架的小空间,躺在前面的石头椅子上,春天的时候旁边几颗粗壮的樱花树开满头顶,看着头顶的一片粉红,阳光摇曳,听着鸟叫,我在那里睡了好几个甜甜的午觉。我现在住的地后面也有一座山,我经常翻过山去吃炸酱面,走大路需要20分钟,翻山可以节省5分钟,等累得气喘吁吁,口渴难耐的时候,一杯凉水就着一碗炸酱面,原来简单的生活最幸福。

  可能因为我的老家山多,所以我对山有种迷恋。春天看山花烂漫,来兴致了,去山上找找野菜。夏天看青翠欲滴,傍晚的时候躺在山顶的躺椅上吹着凉爽的夏风。秋天看满山红叶,或者踩着落叶去捡栗子,捡柿子。冬天的时候,看傍晚归巢的鸟儿越过黑色的枝丫,在住宅区上空转一圈,再嘎嘎地叫着回家。山一样,景不一样。

韩国的中国留学生最辛苦的事情之一是爬山,韩国的大部分学校建在山腰上,上午的课和下午的课有时可能需要翻个小山,每天不是因为起床晚迟到,而是爬着爬着没力气了迟到。刚到韩国的一段时间,我觉得我的腿每天都是软的,爬上爬下。因为韩国的山多,地图上显示垂直距离很近的地方能走好长时间,各种住宅区的大坡看的人胆战心惊,恐怕车开上去滑下来。在这里开车应该挺费油,幸亏韩国的车多为自动挡,不让手动挡上着坡就溜了。

刷银行卡不要密码

韩国的银行卡不需要密码,这解开了我第一次在韩剧上看到妈妈让女儿结账,直接把卡给孩子时的疑惑。中国刷卡一定要先输密码(当然现在小金额可以免输入),在这里,只要经过你的同意,谁都可以刷,所以如果卡丢了,要第一时间联系银行冻结。在中国存折和银行卡是两回事,在这里,要先办存折才能领到卡,同一个存折可以办好几张卡,家人一起用。中国提供卡号打款收款,这里卡号基本没用,只要记得통장(通帐 韩国的存折叫法)号码。我刚开始用总觉得不安全,好长一段时间我只习惯用现金。后来习惯用卡,很方便,但是再怎么方便也不如中国的手机支付。韩国人也是各种稀奇羡慕,中国人出门只带手机,拿手机买饭,坐车,买衣服,甚至买车买房,再甚至向乞丐施舍的时候竟然也可以扫一扫。

公交车不是每站都停,地铁上的椅子不是每个都坐

坐韩国的公交车,如果要下车,需要在到站之前按下下车铃,我刚到的时候,听不清播报的声音,就在每次坐车的时候写个便条,数着站,就算这样,提前按铃下车和坐过站的事还是不少发生。韩国的公交车司机性子急,车速奇快无比,司机左冲右撞,急刹车急起步,坐的人实在是头晕眼花。上车开车门,前脚刚上,后脚就关门,我的包被夹过好几次。地铁上有专门的老弱病残席,地铁人再多,这单独的几个座位一定是空出来的,没有人去抢,没有人去坐。

每家冰箱两个以上

韩国每个家庭最少两个冰箱,一个日常用,一个放泡菜,条件好的家庭有三四个冰箱,除了一般的家用冰箱和用来保存泡菜的冰箱,还有专门保存水果和海鲜的冰箱。

在韩国,每个主妇都希望有一个好的泡菜冰箱,市面上有专门设计泡菜冰箱的公司,不同于以往的冰箱,配合泡菜本身的发酵反应,更好的储存泡菜。打开冰箱全部是大大小小的保鲜盒,他们经常囤积很多食物,但是,大部分时候扔掉的居多,我觉得电费浪费的不少。

8个月的孩子上幼儿园

我在韩国的幼儿园实习的时候,在婴儿班当了两个月的保育师。不论韩国还是中国,双职工父母不在少数,但是中国一般会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者干脆请保姆。韩国人注重个人独立的时间和空间,一般不会麻烦自己的父母带孩子。较大点的职场或者公司会设立职工子女幼儿园,父母们把孩子送到这个地方,8个月以上可以入园,开始他们的“社会生活”。我觉得父母真是残忍,这么小的孩子怎么就能送到幼儿园呢?后来实习的时候,我才真正体会到幼儿园的婴儿班与其说是老师,不如说是妈妈和保姆,她们尽心尽责照顾孩子,孩子们的吃喝拉撒,喜怒哀乐,小脾气,坏性格都把握的一清二楚,谁什么时候该换尿布,该吃饭,该吃药,该睡觉,都得面面俱到。陪孩子爬,陪孩子读书,陪孩子跳舞,没有个三头六臂,还真是苦闷。孩子们除了父母,最亲的人就是幼儿园的这些“保姆老师”们了。

但是我觉得孩子还是跟着父母长大最好。

水果按个卖

韩国的水果贵是很出名的,不大的国土面积,粮食果蔬供应自然不多,韩国多产苹果橘子草莓等,但是不产菠萝,芒果,榴莲等热带水果。市场上苹果按个卖,五个人民币25块还多。初春的草莓一盒可以卖到80多人民币以上,夏天的西瓜贵的可以奔100人民币。很多韩国人会去东南亚旅行,但是很多人不是冲着观景去的,去的目的是“水果之旅”,在那里把水果吃个够,我给他们形容在中国西瓜最便宜可以卖到几块钱一个的时候,他们眼中的羡慕是真的。因着韩国的水果价格贵,逢年过节去亲朋好友家,送水果女主人是最高兴的。

补习班和图书馆遍地开花

韩国非常重视教育,甚至过火,韩国的私教育远近闻名:各种补习班,私人家教等。韩国的孩子们是最忙的,下午两点放学,学校门口各种补习班的专车回来接孩子。举个例子,一个孩子报了跆拳道兴趣班和钢琴班以及数学班,跆拳道2点半到3点半,钢琴4点到5点,数学5点半到6点半,那么跆拳道兴趣班的专车会准时在校门口接上孩子,一个小时之后,钢琴版的专车会在跆拳道补习班门口等孩子,最后,由数学班的专车把孩子送回家。几乎没有不上补习班的孩子,父母们相互比较,生怕自己的孩子落别人一步。我住的地方附近有个全国文明的补习班街,一条街上全部是补习班,附近停的全部是大巴车,专门接送孩子,父母们为了孩子能受到好的教育,都想搬家到补习班街附近,那里的房价高的全国闻名。政府设立许多的图书馆,鼓励孩子们从补习班走出来,参加图书馆内部的各样学习活动,大到市立图书馆,小到每个村子,每个街道都有一个小图书馆,虽然小,书可不少,孩子们随时可以开门进去读书学习,想起我小的时候为了找书看,四处借书,现在的孩子们还真是幸福,但是越是轻易得到的越不珍惜,各种街道小图书馆几乎没有孩子们来看书,一是孩子们忙,二是孩子们有手机了。

韩国人有四个胃,饭,零食,夜宵和咖啡

在韩国,吃完饭,一定要吃饭后水果和咖啡,用他们的话说就是:韩国人有好几个胃,一个是装饭的,一个是装水果的,一个是装咖啡的。但是我觉得他们不止这些个胃,还有很多。

我们在公司上班,休息会吃个小零食,晚上点个外卖是很常见的现象,但是韩国的零食,夜宵文化更发达,我刚到韩国和韩国人一起吃饭,我打的米饭堆儿明显高于他们,一开始我郁闷了好久,嫌弃自己吃得多,长得胖,我自小被教育的是吃饱干活,所以每顿饭要吃的饱饱的,我一度怀疑韩国人的胃小。

我郁闷着和朋友吃完饭,一起去上晚课,刚坐下,教授端了个箱子进来:“都吃饭了吗?给你们零食?”

“吃了。”

“那就不饿喽?”

我喊“是的”,我周围的韩国人喊:“饿。”

我一阵无语,那你们不多吃点。

教授准备了一个箱子的面包和果汁,每个人都有,我实在是吃不下。下了课,11点,我关灯睡觉。韩国小妹妹进来:“姐姐,点炸鸡吃?”(?????)

你们到底是饿还是不饿?

韩国的学校,公司,家庭经常备有零食,大部分时候是面包和果汁,有时候是炒年糕和紫菜包饭,还有的时候是饼干水果,我的感觉是,他们时时刻刻在吃吃吃。如果早上他们吃了面包,别人问他们吃饭没,他们会说没吃,因为在韩国人的观念中,“饭”是米饭,不是别的,吃的零食再多,没吃饭,还是不饱。后来我也习惯了,等我开始在十点多吃个面包,四点多吞个饭团,我在餐厅打的米饭堆儿就和他们齐平了。

他们还有著名的宵夜文化,披萨,炸鸡,猪蹄儿,鸡爪,炒年糕,拉面……国内10点就睡的我被他们看成老奶奶级别,总是拉我起来一起吃宵夜,我相信所有本来抱着来韩国吃泡菜减肥的留学生小朋友每学期都会长五斤肉。特别到了考试周,韩国的留学生会熬夜复习,十一点煮个拉面配炸鸡,吃饱了开始挑灯夜读,考试期间,楼道的外卖包装盒垃圾量是平时的好几倍。我的系都是外国人,如果往楼道上走一圈,能闻到各种国家的调味料,一般是拿着一双筷子,这边越南菜,那边缅甸菜,再加上泰国的炒饭,韩国的拉面,中国的炒菜饺子……这时候不长肉什么时候长?不仅是大学生,韩国职场人的聚餐也很有名,工作结束,一起吃饭,一定要走好几轮,第一轮肉,第二轮啤酒配下酒菜,第三轮再来个街边摊乌冬面。我也不知道他们的胃是大还是小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