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书说到,渭水河畔姬昌会姜子牙,从姬昌太公起就盼望的人才,在他这终于得到了。
姬昌回到了部落后,励精图治,使得部落强大,可这引起了纣王的极大不满。姬昌很恐慌,便派出自己的大儿子伯邑考前去朝歌赎罪。伯邑考来到了朝歌后,谈吐不凡,把纣王捧得一愣一愣的。本来伯邑考以为这次完美地完成了任务,回去父亲一定会夸奖自己的,没想到伯邑考的谈笑风生,使得妲己对他有了心思。妲己去勾引伯邑考,而伯邑考深知此人的祸害,不动如山,最后搞得妲己气急败坏,前去向纣王进伯邑考的谗言。纣王当然听妲己的了,他命令手下武士去把伯邑考抓过来,剁成肉酱,然后分成几十分,分给了各路首领,并说:“谁敢反叛,同这小子一样,千刀万剐!”
很快,姬昌收到了用儿子做的肉酱,看到肉酱后,姬昌手下的武将们都十分愤怒,恨不得拔刀砍了这使者,然后起事,一路打到朝歌。而作为首领的姬昌,此时也想报仇,可是他不能表现出来,最终含冤吃下了肉酱。这是一种非常痛苦的体验啊!
后来,纣王还不放心姬昌,便把他骗到了朝歌软禁起来。姬昌在监狱里,整天弹琴算卦,闭门思过,毫无怨言,还编著了《周易》一书。加上周部落的大臣们送来的大把大把的金银珠宝,纣王才放姬昌回去。姬昌回到周部落后,开始练兵习武,为灭殷做好了准备。当姬昌正准备出征时,自己却害病死了。
冷知识:据说姬昌离开朝歌后,回头指向纣王的宫殿,愤愤地发誓,一定要灭掉商朝。
姬昌死后,他的二儿子姬发在丰京即位,称武王,并追父亲姬昌为文王。姬发拜姜子牙为军师,称他为“仲父”,并把姜子牙当作父亲一样来看待。数年后,姬发带着部队东进,可他并没有打出灭商的旗号,而是自称太子发,而军队抬着自己父亲的灵位上写着西伯昌。显然,姬昌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试探一下商朝的虚实。
周的部队渡过黄河后,来到孟津(今河南孟津东)驻扎。很多附属于商朝的小部落都来表示支持,武王觉得时机成熟,而姜子牙考虑到纣王的商朝还有一定的号召力,他的叔父比干和贵族们还在力挽这个摇摇欲坠的王朝,他觉得时机未到,便让武王退兵回去了。因此,武王此次只是进行了一次部队作战演习,与诸侯们联络之后,便撤退了。
此时的纣王见叛军撤了,以为是自己的天威震慑住了他们,便更加变本加厉了。箕子前去劝谏,不料被纣王剃光了头,关入了监狱。比干去说情,不料纣王直接让武士剖开比干的肚子,说是要看看自己叔叔这个假圣人到底是否如圣人一样有许多心眼。微子一看,知道商朝大势已去,他不愿看见商朝的灭亡,便带着一家老小离开朝歌,隐居起来了。
姬发知道了这些事后,觉得机会来了。他公开打出反商的旗号,带领着号称八百个部落的首领联盟浩浩荡荡地往朝歌进发。作为前锋的姜子牙途中被两个老头挡住了去路,他们俩是伯夷和叔齐,听说姬发要叛乱,觉得臣子不能犯上作乱,要求他立刻撤兵,姜子牙也不说什么,下令拉开这两个人,大部队继续前进。纣王这才觉得大事不妙,慌慌忙忙组织部队反抗,可当时驻守朝歌的军队并不多,纣王就把奴隶全部放出来,组成了一支军队,号称七十万,前去迎战。两方的部队在牧野遭遇了,于是一场大战开始了。虽然纣王人数占优,可奴隶们一开打就倒戈了,他们巴不得这个暴君早点死掉,便反向帮助姬发打纣王的军队。一场仗下来,纣王大败,他逃回朝歌,自焚而死。这场战争史称“牧野之战”。传了三十一代,立国六百年的商,就此灭亡了,换成了全新的周朝时代。周武王尊古公亶父为周太王,祖父季历为周王季,父亲西伯昌为周文王,西周正式开始。
感谢收看三九侃史,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