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家人是温䁔着的我们的亲情。朋友,也是我们快乐的源泉。
几乎有了一两次交情,感觉舒适,就成了永久的朋友,即便后面不在同一个城市,或者有时没有聊天,但只要一通电话,几乎全都知道,孩子,老人,工作,俗世的生活,你看着我,我看着你。
"我到了度假村,你过来么?"晨练回到家看到昨晚的信息(朋友己经习惯我没看手机的不及时,但一定会回复的)。平日里也经常三五朋友去他们郊区的度假村,别墅去"放风"几天,逛一下小城的农贸市场,周边农村转转"你看,这户好象主人好几年没回来,村里都看不到一个年轻人,小孩,老人好可怜,你看那个老人我们上去攀谈他那么高兴…………"总是一边走一边感慨。
"感觉好长时间没出来,今天上午聚吧?"群里常常有几个爱热闹的时不时号召一下"地点,时间发在群里。"朋友,朋友的朋友,渐渐的成了玩伴,知己,来与不来,都有那份相互尊重又能展现各自性格的那份快乐。""生日明明是你们请我,反而要我请?"……"还是老规矩AA,别听她的。""谁叫你是土豪,……"有时侯互怼在一片欢声笑语中。"讲点营养的,你那算什么,谁家里不是长有老,下有小。""我赶紧趁我爸没来去趟丽江,机票买好了,你们谁去?""你那种旅行,谁受得了独来独往的。"静静地听他们的琐碎,"你不要把我们写进去哈。""写小说可能有我们的影子,人们搞创作,来源生活,高于生活。""暂时连你们的影子都没有,等再过十年写还差不多,每次聚会每次都了解你们一次次的不同,你们还有足够的吸引力让我慢慢了解。"来广州,五湖四海,年复一日彼此陪伴,彼此嗑叨,彼此倾诉,彼此安慰。"我们这群各行各业的,那么独立,什么没见过?"可是,我真的常常作为旁观者在欣赏这群女人。
同学间,那是最青春年少时的纯真友情。无论身在何方,心心念念的共同美好记忆,从年少到成熟,圆融,见证彼此的几十年。无论是留在家乡站在讲台一线或教育管理层的,还是辞职去了其他地方打拼的,见与不见,都在我们的心底珍藏。一起聚会时,哪怕有几个升级做了奶奶,姥姥的,讲起在校的恶作剧(最好玩的好象都是当年不听话的故事,什么去郊㚈骑车游行,什么谈恋爱压马路被老师发现,收到别的专业男生小纸条,躲在被子里看琼瑶小说,练耳总听不出是什么音,唱歌走调……"太多太多年少绽放的青春),那一脸回到少女时的开怀。
生活,除了两点一线,还有自已独处的充实与另一交情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