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
朱元璋同志革命历程中,元朝以外的两大对手,一是陈友谅,二是张士诚。
张士诚同志是个私盐贩子。
私盐贩子是个什么概念,就是违犯朝廷法律私自卖盐的人。
撇开法律的善与恶,私盐贩子就是犯罪分子。
从春秋时代管仲提出官山海的政策开始,盐连同其他一些关键商品,就列入政府专卖的商品目录。
政府专卖,就是只能由政府管理指定机构专许经营。
专卖的目的主要是税收,也有其他一些原因,但主要是保证政府收入的缘故。
几千年来,政府专卖的产品目录有进有出,盐铁专卖,盐酒专卖,烟盐专卖,盐一直都在其中,似乎前几年还有个盐务局负责这个事儿。
人不能不吃盐,盐是生活必需品,这是盐能作为专卖商品的基础。
因为专卖,就有了价格问题,也就给贩卖私盐留出了利益空间。
卖私盐作为一个职业,长期存在,混世魔王程咬金也是私盐贩子。
与卖私盐相对的,是卖官盐。很多卖官盐的人发了更大的财,扬州盐商富可敌国。对当官的来说,管盐的盐道也是肥缺。
记得小时候,村里经常有人走街串户卖盐,就是卖私盐的,据说都是用自行车到寿光偷的盐。
家里吃的盐,都是买的那种盐,没有到供销社买过盐。
说远了,不说盐了,再回来说张士诚。
张士诚是个贩私盐的,而且可能是个私盐贩子头。
贩私盐实际是从皇上碗里抢饭吃,敢贩私盐的人都是不要命的人,都是勇敢的人。
张士诚作为私盐贩子头,不仅是个不怕死的人,也是个比较有钱的人。
张士诚起兵造反后,他的言行仍能看出一些私盐贩子的痕迹。
他的优点是坚韧,坚强;他的缺点是格局不够大,志向不够远大。
朱元璋对他的评价是器小。
所以,朱元璋的敌人中,他排在冷酷凶残野心勃勃的陈友谅之后。
张士诚称王比较早,至正十三年,他在高邮建都,称诚王,国号大周,年号天佑。
这不符合深挖洞、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容易提前暴露目标,遭受打击。
徐寿辉也是这个问题,差不多时候称帝,元朝调集重兵围剿,差点全军覆没。
在这点上,朱元璋则聪明的多,十多年后才开始称王,建立了西吴政权。
张士诚称王引起了元朝的高度关注,安排名臣脱脱率百万大军攻打高邮。
张士诚体现了大无畏的革命精神,率部顽强抵抗,小小的高邮城,脱脱同志硬是三个月没有攻克。
万分危机时刻,元朝朝廷内部发生变故,脱脱撤离高邮,张士诚名扬天下。
张士诚和朱元璋一直就是敌对关系,在朱元璋的心里,张士诚可能比陈友谅更可恨,只是形势需要,必须把消灭陈友谅摆在张士诚之前而已。
朱元璋忙活陈友谅时,曾企图与张士诚暂时和解,张士诚断然拒绝,继续找朱元璋的麻烦。
消灭了强大的陈友谅,张士诚自然也不在话下。
尽管其中发生了朱文正叛变的插曲,尽管张士诚将平江修造的固若金汤,张士诚还是成为了朱元璋的阶下囚。
朱元璋曾经试图劝降张士诚,张士诚坚决不降,最后被朱元璋杀死,挫骨扬灰。
也许,张士诚很清楚,投降,未必可以善终。
看看徐达、刘基、李善长一干功臣的下场,如果张士诚投降,也确实未必有什么好下场。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张士诚同志还基本可以算是一个好人,至少比朱元璋要好,更不用说陈友谅了。
很多时候,好人斗不过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