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点早,因为本宝宝今天晚上需要为了身体健康去跑步
从下午起床到现在过了几个小时了昏昏沉沉的
《如何阅读一本书》是我在图书馆求而不得了好几个月,今天终于算是借到手了
其中有这么一句话:“太多资讯就如同太少的咨询一样,都是一种对理解力的障碍。换句话说,现代的媒体正以压倒性的 泛滥资讯阻碍了我们的理解力。”
我一直不相信说走就走的旅行,因为事实告诉我拉着个大旅行箱,背着个大背包手中拿着一个连着4G发烫的智能手机时,站在转角的路口,只有迷茫和谜盲。
所以每次的旅游都会做足准备。最近的一次是去厦门,去找高中的闺蜜,难得的一次不管不顾只想着飞到目的地的出行,因为我有人儿~
除去这次旅行,每次的出门都需要在买机票前到图书馆“挑灯夜战”个几晚,做足攻略看完每一个要去的景点,畅想无数份攻略上描述的阑珊夜景,称羡着无数走过那座城市的人......
可是从一开始就会出现问题,后来走出远方的脚步会被禁锢,被一份份琳琅满目无从选择没有倾向的攻略淹没。
自己每次做的攻略为了最大程度的减少迷茫的状态所以会选择将每天的行程,每一张火车票,汽车票的时间班程,每一个景点的观赏时间精确到小时。这样走在路上的我会感到些许的疲惫,再感受不到在路上每一个能遇见的惊喜,像走计划一般的将自己行程表走完。
不仅仅是在上路之前,进行中,还是过后回味都会有有一种浓浓挥散不去疲惫。
现在怕的不是找不到攻略而是无从选择,那么问题来了,怎样才能高效率的选择你所想要的信息,过滤掉选择困难症可自己设定的一个又一个陷阱。
我的选择是急功却不近利
现在有很多攻略,指南.......看似制定出了一套完整的方案,可是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无论哪一套,都缺乏个体弹性,用“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来说比较好理解,没有任何一套方案可以和你的现实情况严丝合缝,高效率的选择和放弃看似急功,也节约了很多成本。
最近简书上有篇文章叫:我一个十八流作家,何必歇斯底里的日更。在这个高级的无所事事的行为里,难道你每天播报天气就可以变成汪涵吗?难道你每天写作就可以变成毕淑敏吗?答案谁也不知道,可是这句急功近利话里一个最大的逻辑漏洞是从结果来否定过程,我不知道坚持下来会怎么样,但是坚持就会带来不一样的自己。
我并不是一个急功近利的人,可是我会选择急功却不近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