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几乎花了一上午的时间,整理了蒙台梭利的一生。在听课、做时间轴的过程中,对蒙台梭利,除了敬佩之情,我更多的是羡慕。从她的一生中,你能强烈感受到她个人意志的强大。
蒙台梭利是一个独生女,爸爸是退役军官,妈妈出身于书香门第。和别的女孩不同,蒙台梭利从小就热爱科学和数学,并立志成为一名工程师。完成中等教育之后,她毅然决然报考罗马大学医学院。尽管最敬爱的父亲不赞同,还受到了同学的排挤,蒙台梭利还是顺利毕业,成为了意大利历史上第一位女医学博士。
后来,她经历了未婚生子、骨肉分离、情人背叛,可她并没有因此而消极颓靡,而是积极投身于儿童教育事业。为了自己的理想,她甚至不惜和墨索里尼抗衡、远走印度。人生的每一步,她都选择了自己的坚持,并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听着听着,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一个词:内在生命力。我不羡慕蒙台梭利的智慧,不羡慕她的成就,也不羡慕她的人生,但我非常羡慕她所具有的内在生命力。那种就像沙漠里的野草,拼命扎根拼命往上生长的生命力。
在课上,导师也和我们分享了她的经历。以前她的一位助理老师无法理解她的一次坚持,情绪当场引爆。她对那位助理老师说,你需要先处理自己的情绪,再回来工作。然后她就把助理教师关在了门外,无论谁来说情,都没有再把她请进教室里来。我问我自己——我能做到吗?面对冲突,我能做到坚持自我吗?显然我不能。
我从小是一个特别乖的孩子,基本上不用爸妈怎么操心。我记得小时候有一次六一儿童节,妈妈给了姐妹三个一些零花钱,两个姐姐开开心心地把钱花得一分不剩,但我买了包芒果干,就把钱原封不动地还给了妈妈。父母们养了这样的孩子,肯定会得意洋洋地说:懂事!导师举了一个例子,说,孩子问常年出差的爸爸要50块,爸爸一高兴,给了100。可孩子还是坚持只要50。为什么?因为不信任!这个例子一下子击中了我。
所有的懂事和乖巧,其实都是因为不信任。但从小不知道该如何表达,也就习惯了不说,习惯了屏蔽,习惯了疏离。但父母不懂,不懂“沉默”其实是孩子发出的危险信号,也就不予理会。但生命力是需要滋养的,我感觉自己就像无本之木,成长过程中会不由自主地自我怀疑,自我否定。我甚至真的跑过去问过我的老师:你能告诉我,为什么我能得高分吗?我知道我不是聪明的人。
所以,我从小就是一个“老好人”,很怕麻烦别人,也很怕和别人起冲突。在工作过程中,我会提出自己的想法,但我总是那个为了集体利益而退让的人,甚至有时候面对孩子,我也很难坚持我的坚持。
很多时候,我们会讨论如何培养孩子的内在生命力。但是我忽然想,既然老师是孩子的榜样,如果一个老师的内在生命力是萎缩的,那么他会带给孩子好的示范、好的影响吗?蒙台梭利说,意志的生命就是行动的生命,是在一次次的选择中得到发展的。
既然我们培养的是终身学习者,那么我们自己就不应该给自己设限。作为老师,作为一位具有自由意志的成年人,我们不应困在童年的牢笼中,而应该自觉寻找滋养生命的方式,在一次次的选择中不断充盈自己的生命。
每日反思,也是我对自己的一种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