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玩消消乐被闺女嘲笑:才三十几关,真菜!我很惊讶她居然也会这种古早游戏,随口问她玩到多少关了,答曰四百多。瞬时起了好胜心,于是每天得空就刷一口气冲过500关。后面玩到800关左右就感觉没意思了,因为发现无论怎么计算都不可能一直赢,而就算闭着眼瞎玩只要耐心刷下去总会顺利通关。也就是说虽然用策略或者花钱会加快通关速度增加赢的体验,但本质上进度结果并不由自己握。我一直想知道那棵树会延伸到哪里,于是又惯性地刷过1000、1500,确信无论元素增加还是难度加大,底层逻辑没有任何不同,就是要抓取你的时间精力把你困在无限循环的场景中。
细思极恐对不对?我一直认为玩游戏无聊无益,对扑克麻将都敬而远之。玩消消乐的初衷是想和儿子探讨游戏的利弊,可是在他眼里这种毫无技术含量根本不算游戏!三个月的时间,如果不找出点什么解释验证一个结果我会感觉荒废虚度,但是专家说打扑克可以提高计算能力玩麻将能预防老年痴呆,有些人的价值体系里抽烟喝酒是社交手段、看书看电影费时间又费钱,想到这些又如何判断取舍?无数泡泡在天地间,几人能确知自己在哪个泡泡里挣扎游弋!
禅家眼里死生都是游戏,可以坦然从容风轻云淡,那我们所认同追求和鄙夷摒弃的是不是真有不同?归根结底都是游戏,差别是认知在哪个维度,能沉迷的游戏只是自以为做了掌控者,其实唯一能选择的只有玩和不玩而已。
Ps:五台山回程时偶然接触了多邻国,每天十几分钟竟然也从一个假名不识到能做几道基础题。这并不是学日语的正路子,我对我来说和消消乐一样都是无目的消遣。那为什么就没有任何浪费时间的负疚感,也不担心被娃嘲笑呢?无非是心里先有了个二分的评判,做了正事和闲事的区分。

都是游戏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