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甲午战争中国的战败给日本带来了很多影响。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得到巨额赔款和台湾等战略要地,大大促进了国内资本主义的发展,并一跃成为亚洲唯一的新兴资本主义强国。
其实,除了割地赔款,中日甲午战争还间接影响了日本女生制服的发展。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日本国内举国沸腾。在军国主义思想的影响下,狂热的日本国民都把海军当作崇拜的对象,有的学校甚至把海军士兵的水手服拿来给青少年当作制服,意在鼓动她们向海军一样勇武。
随着军国主义思想的愈演愈烈,日本政府甚至出台了“军国主义要从娃娃抓起”的政策。在这个背景下,日本学生的服饰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其中,由普鲁士海军军服改制的“诘襟”逐步成为男生校服,而以海军服装为样本的水手服在女生中开始流行和发展起来。
水手服其实最早源自英国。一战前夕,英国的学生制服就取消了裙装,而采用由军装改制而成的服饰。当时,由海军水手服改造的服饰在上流以及中产阶级的孩子中逐步流行开来。1901年,这种流行又拓展到英国全社会。
而日本学生制服源于明治维新后对西方尤其是英国的模仿。水手服的引入是日本走向开明的开始。为什么这么说呢?
伊藤博文曾说:
“我国的女人如果穿着日本服装出现在众人面前,是不会被当做人来看待的,只会被视为玩具或者人偶。”
可见当时日本政府是把穿洋服当做文明国家的象征。如上所述,甲午战争之后,日本确定了日本女子学校制服。同时,日本也鼓励女子开展体育活动,而日本和服的裙裾经常被风吹开,丑态毕露,这是极为不雅观的。这也为水手服的普及奠定了基础。
从明治末期到大正初期,日本校服进一步发展,有的学校将水手服的裤子改成了裙子,于是,设计简单而又优雅的水手服也就应运而生。
当然,水手服的普及还有一个过程。1923年的关东大地震无意中成了一个重要推手。在地震中,很多女生有感于传统服饰的不便,导致逃生困难,她们开始反思传统服饰的弊端,而以一种全新的态度看待水手服。也正因此,水手服很快成为日本女子制服的典型样式,并一度发展为女子校服中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