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提道,我是在伦敦认识的风荷,Anita和风荷的交集是, 当然,她二人有许多的不同处,首先国籍肤色都不同,性格更是大相径庭;而交集是,我们都住在Southfield的修道院里,这样结下的一段缘。
我自2007年踏上伦敦的土地至今已有8年,终于在8年之后有机会将德国摄影师Anita Marianne Itoman Patience Okoro的作品在草台咖啡馆二楼沿着廊道被梅雨浸透的一面墙上集中展出,(8年前我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竟然在南下塘开了这样一间设计咖啡馆,小展亦掺杂着若干张我的摄影在里面),这一个系列的照片,我本人和我的设计(艺术)作品“TUBE STOOLS”是作为被拍摄对象出现在Anita的镜头里:伦敦人称他们的地铁为“管道”,即TUBE,我每天在地底穿行,即以之为灵感在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学习时创作出了一个雕塑系列。拍摄的源起和背后的故事有如下笔记为证:
我一直好奇,究竟外国人是怎么看中国和中国文化?
我去过的地方,似乎伦敦的中国城最大,其它上了规模的有比利时的安特卫普和荷兰的鹿特丹与阿姆斯特丹,阿姆斯特丹的中国城虽然不大,只有一条主街,但却是我见过的唯一一处建有寺庙的中国城。刚来伦敦进到中国城是有陌生的感觉的,虽然这里有比其它地方更多的华人脸孔,更多的红颜色,常年挂着灯笼,到处是中国餐馆,可就是怪怪的,跟进了戏园子似的。据说英国的媒体也在批判说伦敦中国城并没有反映出一个真实的中国文化的形象,这话我同意,但英国人究竟又对真实的中国了解有多少呢?反过来说,中国人有没有做一些努力去呈现一个更接近真实的中国城形象?或者说,其实目前的中国城也许就是在伦敦的最真实的中国城,替换掉了文化背景的中国城如孤岛,异化若此也是无可奈何的事。
我来自德国的好友Anita在伦敦学摄影,我们的相识自然而然,因为同住一幢公寓里。开始时我连她名字也记不住的,却先是记住了这个人,谁都不会忽视她,她笑起来整幢楼都颤抖,爽朗而肆无忌惮。她笑声的响亮尤其在STRUAN HOUSE,这个房东是修女的公寓楼里更被放大。而我是小心羞涩的中国人,尤其刚到伦敦,对身边的一切都很没有安全感。
后来渐渐知道Anita的身世,她母亲出生在德国北部水边的一个城市Bremen,父亲却是非洲尼日利亚黑人,母亲18岁就嫁给了父亲,随父亲一路颠簸到非洲,后又辗转回到德国。Anita说她父亲非常聪明,我见过她双亲的照片,她有一位看起来开明豁达的母亲。今年26岁的Anita曾在美国读书,在首饰设计公司实习过,在餐馆打过工,喜欢画画,自己动手做过包包,她原本的专业是社会学,心里头不太满足,如今选择了在伦敦就读社会学与摄影结合的课程。这个女孩,遗传了非洲人的热烈和激情,德国人的理性与敏锐,和她相处,不由会常被她感染,为她看事物不浮于表面深入探索本质而讶异。
一次吃早餐,我们聊到一些琐事,我说中国有一句俗语“墙内开花墙外香”,她瞪大了眼睛,说这话很有意思,因为几乎可以闻到花香了,又说道,德国有类似的话,叫“别人家院子里的草更绿”。当我又说“君子之交淡如水”时,她眼瞪得更大了,“Very good, very good.”表情若有所思,这令我反思自己的文化,很多时候中国人是从完整的情境,通过最普通的自然之物去表达深刻的意义的。
我和Anita经常会有热烈的讨论,她虽不是设计师,但摄影师与设计师之间的对话完全没有任何障碍,相反,她常常带给我意想不到的灵感。在英国,我平均每月都会有新项目在进行,我会告诉她自己目前的想法如何,项目进行到怎样的阶段,她则从她不同的文化视角提出观点,并毫不吝啬由衷的支持与积极的评价,令我内心里非常感激,也感激上苍赐予我英伦学习机会的同时又给了我一位知己,一段永远的友谊。
Anita自己也不间断地做着不同的课题,她的许多作品得到导师的赞赏,但就在我临近结束学习时,她学期末的最后一个关于中国的项目研究遇到挫折,我说你选了这个来做是因为认识了我,可这对你太困难了,因为你从未到过中国。她目前无法踏上中国的土地,只好竭尽全力去跑中国城,接近中国学生,中国商人……她项目的标题拗口,令我至今感觉模糊不定,大致的内容是:
中国城不是真实的中国,许多中国的东西正在廉价售出,中国人如此不理智地廉价售卖自己的文化,而这种文化又其实并非真正的中国文化,由此影响到许多国外的设计师在做着滥用中国文化的愚蠢设计,这种设计反过来又会误导更多的外国人定义中国文化……
是不是很多的曲折?我和我的作品曾作为她的模特被拍,我们很疯狂地在大年初一带着作品乘地铁从Southfield到中国城这样拍了一路,她甚至说,你讲讲有关你作品的想法,我录下你的声音,作为我摄影作品的一部分。于是我用我尚显蹩脚的英文大致写下了下面一些内容:
About the China Town:
Since the first time I visited the China Town in London,
there was something I felt either familiar or strange.
The red color is everywhere,
usually we do not use a lot of red except during traditional festivals.
Chinese food is delicious,
but most food seems being changed a little bit...
The Chinese culture is twisted and exaggerated here.
About design:
I saw a lot of stuffs related to the Chinese culture.
Foreign designers directly combine Chinese symbols,
such as Chinese characters,
they sometimes write wrong words;
or Chinese images,
they use the images of history of Chinese Qing Dynasty.
Is this because there are too many stupid, easygoing designers who do something without careful research
orthere are too many people here who believe this is the true China,
or Chinese people are doing wrong things that mislead here people's impression?……
Anita最终没有在我离开前完成这个项目,她心中一定是藏着许多的疑问的,我的疑问不会比她更少,她终有一天会来到中国,到时不知她又有什么样的想法和作品呈现?……
Anita的摄影作品会在相当长的时间段内展出,照片墙面有异常美丽的梅雨季留下的痕迹,感谢面包爸爸三伏天的汗水辛劳,全力协助我做这件极微小之事,欢迎喜欢草台的你们前来驻足观赏,透过照片想象这样一段美好的异国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