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原文片段
这样快的调取速度,使我非要记住某个知识点的必要性大大降低——我只需要记关键词,而不是具体内容,这样能让我的记忆量变大很多。但与此同时,我的大脑的另一个部件“工作内存”,也代表着我的理解能力,却在这20年里没有什么改变。这让我用一种新的方式学习和记忆。
过去出门,我会花半个小时记下我的航班、航站楼、目的地酒店、坐什么车、当地有什么好玩的等信息;今天,我会花几分钟找到一个能提供这些信息的好用的App。过去听完演讲,我会记录下演讲所有精彩要点,今天我会发邮件索要PPT(幻灯片),然后打上标签丢入我的知识管理库,需要的时候调取出来。
我的认知方式逐渐转换成调用知识,而不再是记忆知识。
学习的目标是调用信息、解决问题,这是一个“存储——整合——提取——运用”的四步法。和中学时候的我相比,今天我的大脑联网着一个1万倍记忆量的云盘、享受着360倍速的网速,但还靠同一个内存条和CPU(中央处理器)工作。
I:重述知识
现代科技的进步使得人们再也没有必要去记忆大量的信息,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方面。比如说现在我们完全可以在靠谱的App上查到想要的出行路线和乘车规划,而不是花费大量时间去记忆这些信息;而听完演讲后可以向演讲者发邮件索要PPT,而不用抽时间记录要点。(就连大学上课的时候课堂上都变成了新闻发布会——同学们都在下面拿着手机开着闪光灯和声音拍PPT呢,虽然老师做的幻灯片上那密密麻麻的字让人看都不想再看第二遍……大家的宗旨是甭管回去是不是立刻看,反正以后万一能用到呢。)不过与此同时,整合和调用知识的重要性也体现了出来。也就是说我们学习的目标应当是学会从自己专属的信息库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去解决手头的问题。
A1:内化知识
学习《超级个体》专栏的经验
今天的内容让我想到了我学习得到App里面古典老师的《超级个体》专栏的经验。我在学习这个专栏的时候并没有刻意去记住每篇文章的所有内容,而是先把全部文章分成两个大类:现在迫切要用上的和以后可能会用上的。前者是在iPad上面记下要点,方便自己去运用这些方法;而对于后者,读完一遍有个大约了解,以后遇到问题再回去重看一遍即可。总的来说就是把专栏内容当作工具箱,随用随取。之后终于有一天,我在某一天突然情绪发作时想到了古典老师有讲过控制情绪和心理边界这方面的内容,于是我果断翻出文章重新读了一遍
操作时出现的弊端
如上所述,我仅仅是认为某些文章对我目前有用的时候我才会去做笔记(而记笔记其实也多多少少费点时间),而暂时用不上的文章则是看完之后晾在了一边。一旦过后有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我只能回头一篇一篇去找相关文章进行查询。也就是说,在调取知识这一方面存在着效率低下的问题。
A2:应用知识
此处为A1的改进版本,即在学习《超级个体》专栏时除了通过阅读对文章有大概的印象以外,看完文章后将文末的思维导图存在网盘里,并分类打上标签,以便过后真正需要时随时调取信息。
不过话说回来,我都订专栏快一个月了才发现这个问题,怕不是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