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先于本质
人生的价值之学习笔记(三)
过分强调个人自由,容易忽视集体的价值和意义;过分强调国家意志,有可能轻视人的自由与特色。存在主义就是在回应个人自由被忽略的危机中产生的。
以理性来构建人类社会,容易忽视人的特色,所以克尔凯郭尔提出“存在先于本质”。存在主义就在于具体的我先存在,再有选择的机会、能力与自由,然后我才能得到选择的结果。一个人并不是先有了本质,然后才存在;而是先选择这个本质,然后通过努力得到这个本质。
譬如,我要成为一个勇敢的人、忠实的人、虔诚的人,我先做选择,但是我还不具备这种品质;经过若干年的努力,我终于变成了勇敢的人、忠实的人、虔诚的人。或者,我今天还缺乏某种德行,如乐意帮助别人,那么我可以立志选择,说自己从今往后要成为一个乐意帮助别人的人,最后我终于成就了我所希望的自我,这叫做:我选择成为我自己。
有选择就要承担自我选择的结果。但是有些人不知道自己的真正兴趣是什么,不知道如何选择,而是照着外在的因素,迫使自己走到一条路上,让自己的本质埋没。也有的人不想承担选择的结果,想要逃避选择的自由;你叫他选择,他说我不要选择。他宁可放弃自由,也不要去承担选择后的责任,这是怕负责人的态度。
在自由选择的时候,自由选择本身会带来忧惧。给你自由选择,你可以两个选一个,不管选择哪一个,都要放弃另外一个;在这个时候,你就会觉得不知道该怎么办?因为两个都有一定的价值,既然选择一个,就必须要放弃另外一个。我们往往选了之后,总感觉没有选择的一个比较好,但有时选择了另外一个也会后悔。
忧惧与害怕不同,忧惧没有具体的对象。有人问我害怕什么,我什么都不怕,但是又好像心中有点不安,这就接近忧惧了。比如,我在看到美好的事物时,就会想到它消失之后的凄凉;看到一幅很美的风景,风景越美,心里越觉得感伤;看到一个女孩子很美,就会想到她终究是要老的,心里就会为美的消逝而感叹。
存在主义给我们很深的启发,让我们在快乐的同时体会到它背后淡淡的哀愁。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当我们的生命就结束时,那些曾经的快乐代表什么意义呢?我们有时为了生活的需要而不懈努力,有时为了功名利禄而日夜操劳;这些世俗的价值观,促使我们努力奋斗,但是奋斗的结果究竟何在?这也许是存在主义所不能回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