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广州参加团队的广州站分享会,林飒飒很想跟着我一起去的,我没有答应她。给她讲了妈妈是要去学习,时间很匆忙,下次再带她。
她没有再继续强求,过了一会儿突然说:“妈妈,你记不记得,你说要给给我买马卡龙的?你这次去广州能给我买了,给我带回来吗?”
其实我心里也想到了,想直接买回来给她一个惊喜的。没想到她自己也挺放在心上的。
关于马卡龙,是暑假回家的时候,她翻看自己的白天照相册,其中有一页的底图是马卡龙的图片做点缀。当时问我是什么,我就随口告诉她是好吃的。又问我哪里可以买到,我说回广州了就可以呀。
昨天行程匆匆,根本没有时间去逛甜品店,还好我现在懂得时间规划了。进入会场前5分钟,在美团上下了个单,半小时后就送来了。
晚上一进家门,林飒飒就迎上来,问:“妈妈,你给我买马卡龙了吗?”
我递过去,她看见跟图片一样的马卡龙变成真实的,被她拿在手里时,眼睛里充满了小星星,雀跃着跳来跳去。
只要是在能力范围内的事情,或者踮踮脚就可以的,我从来会让孩子求而不得。
为什么很多人一辈子辛辛苦苦,依然没办法赚到很多钱?
为什么有的人看起来也有不少钱,却过得并不快乐,永远只敢买地摊货,去公共厕所还要顺便扯很多纸带回家?
为什么还有大多数人,心里明明希望自己有更多钱,却从来不敢说爱钱,还瞧不起别人“努力赚钱”?
这必然与他们从小耳濡目染的消费习惯有关。
看了《有钱人与你想的不一样》这本书,我总算明白了自己为何在30岁之前,一直活得淡淡的,想过上更好的生活,也明白钱很重要,就是周期性地想奋斗一把,很快又偃旗息鼓了。
原因很简单:我从来不相信自己真的会过上理想中的生活,没有完完全全地确定。这是因为小时候太多的“求而不得”,让我从潜意识里觉得“我不配”。
想买新衣服,妈妈说,我们没有那么多钱,要省着用。
记得又一次,妈妈带我到县城去给爸爸买药,买完之后,顺便逛了一下商场。给爸爸选一件皮夹克,那是当年刚刚流行起来的一种衣服。我们逛了好几家专门卖皮夹克的店,其中有一个家店里,我一眼看到一件红色的皮夹克,是儿童版的,就拉着妈妈过去看。妈妈瞟了一眼,却无动于衷,只是继续看男式的。
眼看着她选好了给爸爸的皮夹克,装进袋子里准备往外走,我又一把拉住她,用眼神告诉她。我那时候可不敢像别的孩子一样,明目张胆地打滚放骗,吵着非要买。是的,我即使想买,也只敢小心翼翼地表达,都不敢让店员看出来,害怕她看出我的可怜和我们家底太薄。
后来,在汽车站的候车室里,我终于憋不住,哭出声来。来送我们的叔叔问我怎么了,我妈妈轻描淡写地说:“就是没给她买那件红色的皮夹克。”叔叔说,那你刚才怎么不说呢?说了我给你买呀。
我哭得更厉害了,那一刻,已经不只是没有得到皮夹克的难过,而是深深地感到自己的“不配”。
类似于这样的经历,还有很多很多。一天天日积月累,我就形成了这样的认知:我们家很穷,我们家的钱本来就少,又来得很辛苦,除了父母主动满足的物质,其他的任何想法,都是非分之想。
后来,我习惯了有什么衣服就穿什么衣服,逛商场从来只是默默地看,再喜欢也不会去想要买下来,完完全全的乖孩子。
直到我自己大学毕业后,开始工作了,也自然而然地继承了我从小习得的消费观,只买最需要的,只买便宜的。那么,我为何还要努力工作,省钱的生活也可以安之若素,赚那么多钱干啥?
就算有些时候,感到一定要好好赚钱,不说为自己,也要为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那也只是昙花一现的想法。因为我没有体验过更多的钱可以让生活更美好这样的可能。
如果一个人自身没问题,正能量,有爱心,那么有钱了只会让他更好。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我的理想是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