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是一门重要的学问,不论使用什么方法,评价标准应该是业务结果。好的管理能够提升业务成绩,差的管理造成业务成绩下降。
管理的方法和理念要随着形势的变化迅速调整,有些方法曾经非常有效,但过去有效的方法并不意味着可以持续有效。
管理方法的调整不仅要考虑应对当下外在形势的变化,还要有一定的前瞻性,考虑到未来形势变化的大趋势,顺应趋势,不断调整管理方法。不能只看当下,当形势变化时,手忙脚乱,疲于应付,从而昏招迭出。
一切管理的核心要素都是“人”,管理方案是人设计的,必然是设计者的理念、眼光和能力的体现;管理方案的执行者是人,一般都会是严格服从设计者思想的中间层次干部;管理方案最终还是落实在具体干工作的人身上,无论什么方案,只有在具体工作的人这里得到良好的贯彻和执行才能称得上是好的方案。
一线员工对管理制度的接受和执行程度是决定业务成败的最重要因素,怎样激发一线员工的积极性,非常考验制度设计者的能力和水平。有些理念可以得到员工的广泛认同和执行,有些理念在员工当中认同程度并不高,可优秀的管理者可以让员工按自己的理念执行,即使不认同,执行起来一样认真负责。
当管理理念在一线员工这里的执行打了折扣时,又是考验管理者的能力和水平的时候了。优秀的管理者有办法让员工心甘情愿地执行,即使他们不赞同也愿意执行。原因无非是管理者的个人魅力或者良好的激励政策,再加上在员工个体成长方面的明显提升。
另一种管理者依靠“苛政"压迫员工服从,有一句话说的好”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一线员工的反抗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从消极怠工到破坏生产工具,从出工不出力到身在曹营心在汉,历史的教训比比皆是。
得民心者得天下,越是站在一线员工的对立面,妄想用“苛政”压迫员工服从,听命于自己的,都是思想僵化,能力不足,方法简单粗暴,从而表现出“色厉而内荏”的样子来吓唬人。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越是底层的员工越不怕失去什么,对他们来说,唯一能够失去的,只有锁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