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自2017年10月至2024年3月期间,围绕我国高质量发展的主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明确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转型的方向和路径,深刻阐述了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要求。这些论述不仅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导,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深刻认识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
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总书记指出,“这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这一判断深刻揭示了高质量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高质量发展不仅是经济增长的要求,更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根本途径。总书记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推动高质量发展,不仅要注重量的增长,更要注重质的提升,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
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指导,推动高质量发展。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这一论述为我们指明了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和路径。
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协调是高质量发展的内生特点,要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缩小发展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普遍形态,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开放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在更高水平上扩大开放,推动经济全球化造福世界各国人民。共享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要不断增进民生福祉,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三、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提升发展质量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这一论述明确了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核心任务和关键路径。
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总书记指出,“要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注重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
四、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动力
实践证明,过去40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条件下进行。总书记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持续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这一论述为我们指明了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
深化改革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总书记指出,“要围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这就要求我们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注重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机制,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根本保障。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