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的体验,像是一个好奇的孩子不断的探索未知的世界,如果说禅坐对我来说是很不可思议的事情,那么大师开示就是一种大开眼界,坐而论佛法,有可说有不可说。可说在于佛一直在用因果轮回,报应,轮回来告诫世人多行善积德,多积累福报少做业,任何一种宗教信仰都有一种好的导向,告诉信徒你们要行善,你们在世所有的行为都被看到,切不可做恶。如果积善多了,下世轮回你会进入天道进入极乐世界,作恶多了就是要进入地狱,然后有人道,畜生道,阿修罗道,饿鬼道。百思不得其解,你知道你下世嘛?你知道你做什么吗?你下世会有感应?大师说,现在有特殊功能的人,能看到自己的前世,然后还有科学验证,我当时正在读柏拉图的理想国,我就自己偷着乐了,不是不信是觉得好笑,佛家人是不打妄语,所以他说话具有可信度,但是佛家人又痴迷于玄幻,又不可信,那么我到底要信不信?信了又怎么样?我们能看到自己的前世吗?看到了又如何?你还能穿梭过去吗?不信又怎么样?在众多佛教徒面前和他辩证思维逻辑分析吗?那么大师的玄幻故事的意义何在?教化信徒要行善积德,哪怕今世不好也要修好来世?
佛教分为汉传,藏传,南传,而汉传也就是我们正接触的这种是最不受重视的。我国佛教文化的鼎盛时期应该是在隋唐魏晋南北朝时期,上到王公大臣下到贫民百姓,所以就有后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诗句。一个文化的兴起,国家的扶持力度是起着绝对作用,也许这个时代需要的是中国梦,佛教只是一种历史文化的承载。藏传佛教的兴盛甚至是南传佛教的全民兴教也许可以源于传统中生活环境的艰苦想寻找精神慰藉,对于生活的美好憧憬构造寄托于来世和轮回,教义就是他们的社会规则。我把皈依佛教的人分为几大类,一类是生活太清苦或者遇到重大变故,又无力改变现状,所以把一种信仰作为自己心灵的慰藉口;一种是生活太如意开始请求无病无灾甚至长生不老;一种是从佛文化中寻找出大智慧。佛门中人把求佛之人分为两大类,一种是上上智,一种是下下智。也许在我看来上上智求顿悟,下下智求解脱而大多数佛教徒都是下下智。戒定慧,是顿悟的一套基本流程,首先你要受戒且守戒,然后打坐修禅入定,抛弃一切妄念,最后大彻大悟到所谓的智慧。今天我问一个修行五年的佛教徒,你有妄念吗?他说,我当然有,我还很多妄念,如果没有妄念真是成佛了,原来在寺庙里面的不一定是真佛,只是在修佛。正如我看到寺庙里面有的僧人玩手机,手机是横屏拿着的,我就知道估计是农药,我当时是不解甚至反感,僧人居然玩游戏还在佛堂大殿,不是说佛祖都在看吗?难道他们不怕吗?后来大师说,僧人也是人,我们不是佛,我们也会无聊会去玩,在现在这个信息社会,修佛你以为容易吗?我们也有许多烦恼,我们也要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可是不是说入佛门需要六根清净,剪断尘世吗?原来此佛非比佛,现在的寺庙已经有自己的一套管理系统,已经俨然像一个企业,除了守戒,他们和社会人没区别,但是真的所有的僧人都守戒吗?那就呵呵了。不知觉中我又找到了汉传佛教无法兴盛的原因,僧人们都忙于扩大寺庙建设,筹划如果获得更多的捐赠和香客,哪里有心情和精力去研究佛法专研佛经,当一天和尚撞的不是一天的钟。舍本逐末,本末倒置,佛法博大精深,需要用心力去专研,去发现其中对于众生有利的一面,众生才会去信而供养,但是目前看来汉传佛教都是在吃老本。
佛教徒有一种是没有出家但是皈依的俗家弟子,俗称居士。居士中有受戒居士也有未受戒居士,全看自己的心愿,佛教徒有自己的信仰,甚至有的是迷信。所以我们不得不谈到文化层次的问题。也许文化层次高的佛教徒会用持着一种怀疑的眼光对待佛文化,但是有一些佛教徒就是纯属迷信,把佛传的神乎其神,神神叨叨,这其中女信众居多。但是当文化层次达到一定的境界,他又会去认可宗教的做法,因为现实和科技都无法给与一定的答案,只能归结于神或者佛,因为佛和神可以满足你所有的幻想和一切不可思议。我一直在问自己你信佛吗?如果不信你为什么在拜菩萨和佛祖,你在祝愿什么?祷告什么?后来归结于大多数人都有美好的祝愿,然后通过祷告的方式告诉所谓的神灵,我们都希望自己的祝愿可以实现,但是我们现在实现不了,只能先和神灵说,等哪天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我们会说那个菩萨真的很灵验,然后我们自己都信了,那个菩萨灵验了。
为什么要追求善?很多人会问追求善不就是为了积德吗?积德不就是为了有福报吗?为什么要做一个善良的人?我倒是觉得做一个善良的人内心多一份安宁和清透,内心清透无所畏惧,又何愁做事不成功呢?又何愁做人不开心呢?福报不就是心想事成吗?凡事有因果,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这句话我倒很认可。但是佛经中的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这句话我表示保留。
佛教文化,是一种悠久的历史文化,其实仅仅也就是一种文化和历史传承的载体,没那么神圣和神秘,等你真正的去了解以后才会知道,噢……原来是这样的。地铁上和一个佛教徒聊天,他说他要去共修,我说几点开始,如果是原来,我肯定静悄悄的离他远远的,而这次我很开心的祝他和大师讨论愉快,见多而识过,见多了你就见怪不怪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