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每个人都需要清楚地认识“道理”和“感悟”之间的巨大差异。
分不清“感悟”和“道理”是很危险的,不仅误己,还可能误人——好心办坏事的往往都是那些分不清“感悟”和“道理”的人。
然而,分清“道理”和“感悟”却并不那么容易,尽管原则相当简单明确:“道理”应该是普适的,而“感悟”只来自个体经验。
可是,听众应该有自己的智慧。只有了解了沟通的基本原理,才能避免沦落到“人家说什么就信什么”的境地。
不可不信,不可尽信
人类普遍拥有的一个认知偏差就是:把成功揽到自己身上,把失败归咎于别人或者坏运气。这在心理学上有个术语——自利性偏差。
@aaa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这里提供一个很实用的建议:与其关注成功者,不妨反其道而行之——努力从失败者身上汲取经验。
@我们身边失败者的数量,显然要多于成功者的数量。如此,我们也就有了更多的观察机会。
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就会经常碰到所谓的“幸运”——当你马上就要犯错误的时候,有人先犯了同样的错误。不过,仅仅“专注于汲取教训,而不是幸灾乐祸”这件事本身都不容易做到。
只有经过自己的仔细分辨,真正成功者的宝贵经验才是无价的。需要额外注意的是,一方面要多花心思分辨,另一方面要多花时间真正了解自己,以便能够避开“一概而论、生搬硬套”可能带来的灾难。
10.克服恐惧
恐惧又会带来另一个更有杀伤力的品性——懦弱。
“强”与“弱”才是自然界中真正存在的本质,“善”与“恶”往往只是弱者一厢情愿的定义。
人人都有弱点,因为人人都会有恐惧。恐惧需要克服,勇气需要培养。
勇气与智慧一样,是依靠积累获得的
并且无论是谁、无论这个人有多强,都不可能完全消除恐惧。勇气可能等于零,恐惧却永远大于零。
摆脱“自以为是”陷阱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正视自己的恐惧,因为恐惧永远存在
不要以为自己拥有无比的勇气,不要以为自己没有恐惧,总有那么一个时刻,我们的勇气不能抵御我们的恐惧。所以,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能理解别人的恐惧呢
11.辅助工具
恰当而又正确地使用语言,可以帮助修复思维漏洞。一旦明白个中道理,我们就会发现,语言就是一个便宜(甚至免费)而又有效的辅助工具。
过去的事情是无法更改的,现在的烦恼是无济于事的,但是将来的尴尬也许是可以避免的——如果现在的行动没有出错的话。换句话讲,为了避免将来的尴尬,必须在今天采取正确的行动。
第六章 交流
1.学会倾听
正如没有人认为自己不会说一样,几乎没有人认为自己不会听。可事实上,大多数人并不懂得应该如何有效地倾听。
人们只能听到自己想听到的,只能看到自己想看到的。
@在了解“应该做什么”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一下“最不应该做的是什么”。
为了真正做到有效倾听,最需要克制的就是“过早质疑”。尽管我们都知道不应该不假思索地全盘接受对方所说的一切,人们总在提倡的“质疑精神”也是非常可贵的,但是,在倾听的过程中不善于控制自己、随性发出质疑,是最妨碍有效倾听的行为和心理。
打断对方的讲述,提出自己的质疑,不仅提高了说者有效表达的难度,更增加了自己获得对方讲述全貌的难度。
在听的过程中只有两种状态——接收和排斥。
排斥状态会使一个人处于永无进步的状态,因为拒绝接收,所以无法接受——“接收”并不等于“接受”的道理不是每个人都懂(这也是一个简单而又实用的判定类知识)。
就算需要质疑,也一定要等到对方把话说完。
倾听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多余的脑力处理两个方向的信息:“回顾”与“预期”。
只有记得住要点,才能够理顺要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那些隐含的信息不是“听”到的,而是“想”到的——动用自己“多余”的脑力想到的。
说者的语篇内容可以分为两类:事实和看法。
所谓“回顾”,即使说复杂了听起来也很简单:说者刚刚都讲了些什么?
所谓“预期”,其实只不过是猜想“讲者下一步可能会讲什么”,
当面对面交流的时候,听者的反应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说者的状态。
给予说者适当的反应,是听者为了有效倾听必须做的事情。
2.说与不说
有一个极为常见却又几乎总是被忽略的现象:明明是同样的话,自己说出来就不像那么回事。
每一句话,其实都是有归属的。
通过努力、通过积累成为能说更多话的人。
没有人会像我们自己一样了解自己,也没有人会像我们自己一样关注自己。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百人誉之不加密,百人毁之不加疏。苏洵
3.交流守则
对于那些能够听得进去并肯认真思考这个看似简单的道理的人来说,“话说出来之后有没有人听”是一个极为有效的自我评估标准。
第一个原则:有意义的讨论的前提是双方不仅要“相互竞争”,更要“相互合作”
它甚至无法把自己与周遭的世界从意识上分离开来。它会以为自己就是一切,一切都是自己。心理学称这种状态为“共生”。
每个人最终拥有的能力都是依靠积累获得的。积累是一个过程,不是结果。想明白这件事,就很容易做到心平气和,
第二个原则:真理是独立存在的,它从来不会依附于任何个人或者集体
自以为是”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阶段,因为每个人生来都以无知为起点,而成长之路原本就是求知之路。
求知的路不仅很长,而且很苦,走下去既需要心智的努力,还需要勇气。很多时候,很多人只需要再向前跨一小步,就可以超越“自以为是”的窘境,我们为了变得“有知”而挣扎;然而,挣扎的结果是我们将面临更多“无知”。
一个人只要能够平静接受自己的“无知”,他的水平就已经接近苏格拉底了。
第三个原则:真理不变,也不会因任何人而变;不停变化的只是人们对真理的解释或理解
讨论都是从交流双方的“看法”开始的,但讨论的最终目的是剔除“看法”、萃取“事实”、把理解中不可靠的因素过滤掉。
所谓的“主流”观点并非因为“正确”才成为“主流”,而是因为它恰好适合(或者迎合)那些不善思考、不愿思考的人的感觉。
小结
想解决这个问题,几乎只有一个手段——自我挣扎。
解决这个问题的力量若非完全来自自我,就根本不可能强大到能够忍受那种把自己与外界分离开来的痛苦。
如果你有一天终于跨出了这一步,就会理解为什么大多数已经跨出了这一步的人从来都没觉得跨出这一步有什么痛苦,而且你也能很快体会跨出这一步之后的欢乐是怎样的欢乐。如何跨出这一步?没有人能帮得上你,你只能依靠自己。并且,要牢牢记住:正如没有人能帮得上你一样,估计你也帮不上别人。
我们才会说:心智成长是自己的事情,是一个人的奥德赛。这不过是一个选择。
4.正确复述
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这样的“讨论者”,还是干脆避开为好。就算他只是出于无心,也相当难办,因为我们没义务,更重要的是估计也没能力去改变他。进而,如若此人干脆就是居心叵测,我们哪里有时间继续与他纠缠下去呢?
5.勤于反思
每个人都可能出现“只看到部分事实”的情况。而“把部分事实当作所有事实”的情况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它们也往往是各种冲突的根源。
所以,我们需要反思,并且要常常反思。下面列出几个反思的要点。其实,以下的部分内容在之前的文字中也陆续提到过。
深刻了解经验的局限
摆脱经验主义的第一个技巧就是“了解经验的局限”。
时时刻刻保持警惕
深刻认识了经验的局限之后,我们要做的就是时时刻刻保持警惕。一般来说,每个人都会无比珍爱自己好不容易“归纳”而来的经验,以至很多人常常是“手里只有一把锤子,看什么问题都像钉子”。
使用记录,使自己能够记住更多经验
做记录是一个很好的习惯。
通过观察和阅读汲取他人的经验
观察和阅读,是扩充有限的自我经验的最好手段。
试用类比来跨越未知与已知的障碍
类比思考几乎是跨越已知与未知之间鸿沟的唯一手段。
耐心等待以拥有不能快速获得的经验
遇到不理解的问题,遇到不确定的想法,最好马上记录下来。不一定非要急着获得答案——马上获得解答往往是不可能的。
第七章应用
1.兴趣
一定要问自己这个问题:我不喜欢做某件事情,是不是仅仅因为这件事我没有做好?若是因为自己没有做好而不喜欢,就要考虑另一个问题:做好这件事情究竟对我有没有意义?如果有,那就努力做,直到做好为止,没有其他选择。反过来,自己做得挺好,但就是不喜欢,纯粹因为那件事对自己确实没有什么吸引力——事实上这种情况少之又少——直接换一件事情做吧。谁能逼你去做一件你确实不喜欢做的事情呢
出现这种感觉应该仅仅是因为还没有开始做那件事情,也还没有在那件事情上遭受挫折而已。
对一个人来说,某件事情只要能做好,并且做到比大多数人好,他就不会对那件事情没兴趣。
2.方法
所有学习上的成功,都只依靠两件事——策略和坚持,而坚持本身就是最重要的策略。
方法固然重要,但是比起“用功”来说,方法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坚持,其实就是重复;而重复,说到底就是时间的投入,准确地说,是大量时间的投入。
3.痛苦
尽管情绪
我们的大脑需要遗忘痛苦。
解决这个问题,有两个很简单却非常有效的办法。
一个办法是,在面临尴尬的时候,一定要用文字、图画等形式把自己所遇到的尴尬记录下来——当然,最好是记录在同一个地方。这样的记录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它会提醒我们:这是你曾经遇到的尴尬。如果不做这样的记录,那么“遗忘”肯定会发生。记录之后还要养成习惯,定期拿出这些记录回顾一下。这个习惯往往会使我们非常有成就感,因为它会让我们知道,甚至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已经进步了——因为以前记录过的很多错误我们都不再犯了——当然,不再犯那些错误的原因是我们在不停地提醒自己!
另一个办法是,面临尴尬的时候,尽量弱化痛苦,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被大脑的直接反应所左右。客观地说,我们面临的所有尴尬,肯定有一部分是自己造成的,所以,没必要找借口,没必要抱怨别人,没必要认为这世界就对自己一个人不公平,要记得“你并不孤独”——肯定还有其他人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间遭遇过同样的尴尬和痛苦。但是,有多少人能平静地对待痛苦,而又清楚地意识到“自己不能被大脑的直接反应所左右”呢?这样一想,我们也就释然了。只要我们认为这个事件没那么值得痛苦,大脑就很难主动遗忘这个事件——更何况我们早就把这个事件和经验记录在案了!
想象一下吧,这两个简单的方法会在未来帮我们减少多少麻烦、节省多少时间!
背单词=赚钱
4.比较
比较是相对的,相对是永远没有尽头的。
无须比较就可以获得的快乐和幸福也同样很多,只不过它们常常被人们忽略。于是,无数人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追求必须通过比较才能获得的快乐和幸福,而他们最终获得的,只有更多的痛苦。可是,时间却不会仅仅因为结果无法被人们承受而倒流,时间的属性决定了每个人都不可能真正拥有从头再来的机会。
其实,比成功更重要的是成长。如果“成功”是与他人比较的话,那么“成长”则是与自己比较——今天的我和昨天的我、明天的我和今天的我之间的比较。后一种比较显然比前一种对个体来说意义更大,也能够带来更加踏实的幸福感。
5.运气
运气是确实存在的。从理性角度出发,我们能体会的所谓的运气,只不过是因小概率事件发生而产生的感受而已。
概率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人的欲望。一个人觉得“幸运”,是因为他的欲望得到了满足;而一个人觉得“不幸”,是因为他的欲望遭遇了落空。
浪费时间、虚度年华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拼命想控制自己完全不能控制的事物,却在自己真正能掌控的地方彻底失控。
一定要想清楚并牢牢记住:相信运气其实是缺乏自制力的表现。
不过是人们在面对自己完全无法控制的现实时所表现出的软弱和无奈而已。
爱默生说:“弱者相信运气,强者只究因果。”
如果一个人肯坦然面对真实的自我,他最终会发现,他今天面临的所有尴尬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责任。
6.人脉
承认自己能力有限,是保持心理健康的前提。
尽管绝大多数人不愿意承认,但他们的所谓“友谊”实际上只不过是某种意义上的“交换关系”
专心打造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一个有用的人、一个独立的人,比什么都重要。
如果一个人的身边都是优秀的人,就往往会出现没有人求他帮忙的景况,因为优秀的人几乎无一例外都以耽误别人的时间为耻,同时,这些人恰恰因为能够独立解决遇到的问题才被其他人认为是优秀者。
7.自卑
为了自己的心理健康,我们其实有必要选择性地漠视甚至忽略整个社会灌输给我们的观念——很多时候,那不过是“整个社会的扭曲的感觉”而已。
资质处于平均水平附近的人,从概率的角度来看,几乎不会遇到极大的落差。
想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健康状态,要迈出的第一步就是——停止嘲弄他人。
另一个比较“技术”一点的手段是“忘记自己的优点”。
还有一个相当不错的手段,是我的一位朋友告诉我的。她的方法是:在自己的语言中,把“优点”和“缺点”这两个词替换成“特点”。
因为用“特点”这个中性词取代“优点”、“缺点”这种明显带有褒贬含义的词,她就能很容易地做到平静对待自己的各种特点,也平静对待他人的各种特点了。而这一方法背后还有更深的思考。
最后一个方法是“适当地放纵一下自己”。
承认自己是一个有缺点的人,是让心智获得解放的重要前提。
8.灵感
提到了这样一句话:“我们的社会倾向于遗忘那些重要的人物——事实上,所有的社会都可能如此。
“博学”背后的真相是——有意识地积累
按照这样的理解,所有的成功,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先花上相当的时间和精力去锁定一个方向或者目标。确定它现实可行之后,运用心智的力量,在这个方向上投入更多的时间,比更多再多一点的时间。把时间当作朋友,一路前行。当时间陪伴你足够久的时候,它自会给你的耐心相应的回报。
9.鼓励
我有一个尽量坚持的原则:永远鼓励身边的人,哪怕多少有些盲目。鼓励身边的人,是一种并不被大多数人认为重要的美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