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蒋勋老师的《生活十讲》,品悟不同的人生价值观。
知足常乐
在《“够了”的快乐哲学》中,蒋老师说得这段话我很喜欢。他认为“有比较之心就是缺乏自信。有自信的人,对于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是一种充满而富足的感觉,他可能看到别人有而自己没有的东西,会觉得羡慕、敬佩,进而欢喜赞叹,但他回过头来还是很安分地做自己”。看到这里我想到了一句话,“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有了这个还会想要那个,一直向外索取、不断讨要,不正是内心空虚的表现吗?人人都有追求物质的权利,但是一直被物质牵着走,人会失去方向。他还说到冰激凌店的老板不开分店,虽然店铺几十年来生意很好,但是他会有一种“够了”的感觉,不会想说多开几家分店。内心精神富足,就不会那么强烈去追求物质。所以,知足常乐吧!
人人要学会反思
在《内省能力需要教育》一则中,作者讲到,“当人们没有内省能力,忙着指责别人时,他迟早会用不同的方式杀人,甚至法律也会杀人。内省能力需要教育,并不是天生的。如果教育没有引带出个人的内省能力,最后却要求他自省,我们就是杀人凶手。”是啊,我们很多人遇到事情是先去评价别人的,张口就来,不会从自己身上先找原因,导致一来一往的指责愈演愈烈,到最后都不知道争执是为何,成了口角之争。如果换种思维方式,先从自身原因找起,是不是结果会有变化了呢。但是,一直以来,我们自我反思的机会很少,可以说都没有这个意识,总是先去指责别人,不肯承认自己的过错,所以我们真的要学会反思。比如在学校,我是觉得班级里可以开展以辩论赛这种形式的、针对某个问题让孩子们进行讨论思考,这会非常有意思的。
少吃外食
在《用心与有机》中,作者说到要认真看待“吃”这件事。我第一想到的是曾经经历的一件事。某天,我带儿子去理发,店老板的老公是送外卖的,隔壁店是某个外卖的集合点。听到他们在闲聊哪家的外卖根本不能吃的,说是预制的,都直接加热就出餐了的。于是我记在心上了,当我有一天打开外卖平台想找好吃的,看到一家评分很高的店想点的时候,想起了这件事,就看下商家环境。结果看到餐饮店只有简单的桌椅。和一排的电磁炉,我马上就知道了,这家不是现烧的,而是直接加热一下,加工就行了,我直接放弃点餐了。再思考下为什么国人这么多生病的,真的是“病”从口入。我们在食物的根源就不安全,用各种添加剂的、勾兑的化学物质等等,不难想象,长此以往身体就垮下去了。真是害怕啊!所以能少吃外食就少吃。
书中也有自己看不懂的一些观点,但是也没关系,能从中深刻学习到一两点,也是对自己的交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