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分享《可复制的领导力-樊登的9堂商业课》的第七课:学会倾听,创建良性的交流通道。
倾听是沟通的基础,善于倾听的人才能当个好领导。倾听不能止于听,在听的过程中要对信息进行解析,并给出积极的回应。
01【用心倾听,建立员工的情感账户】
倾听是沟通的基础,善于倾听的人才能当个好领导。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我喜欢读书,尤喜读史书,历史人物的故事常常会给我很多企业管理方面的启迪。举例:刘邦和项羽是楚汉争霸的两位主角。
正所谓“兼听则明”,在现代企业中,善于倾听也是员工最看重的管理者品质之一。管理者最受欢迎的素质中,排名第一的是善于倾听,而最令人讨厌的素质中,排名第一的是blank wall,意思是一堵空白的墙。比如:白岩松老师是主播型的,他善于就某个事件进行理性的剖析、判断,得出结论。而崔永元老师是访谈型的,在这些过程中,他与员工之间的情感账户越来越丰厚,也越来越拥有一种“骂人的资本”。
成为一名优秀管理者的前提,就是通过认真倾听与员工建立情感账户。只要能做到这一点,无论任何时候,与员工沟通都会变得非常顺利
02【倾听的要点是吸收对方的信息】
要想复制倾听的能力,首先得对倾听的流程有个基本的认识。一般而言,倾听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1.深呼吸
长大之后再读《西游记》,我发现其实《西游记》压根儿就是唐僧个人的修佛过程。
——孙悟空代表了唐僧那颗不受约束的心。此外,悟空有七十二般变化,我们的心也有“七十二般变化”
——猪八戒代表的是唐僧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欲望
——沙僧的名言因为春晚变得家喻户晓:“师傅,二师兄被妖怪抓走啦!”“大师兄,师傅被妖怪抓走啦!”这个段子流传很广,观众对它的接受度很高,觉得沙僧好像就是那样。他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对的,但是很无趣。他就只知道干活,挑着担子无怨无悔。他代表的就是唐僧的理性和逻辑
——白龙马代表的则是唐僧的意志
——孙悟空和牛魔王是好兄弟,原本都是山野的妖怪,无法无天。孙悟空跟着唐僧去西天,一路修行,最后成为斗战胜佛;牛魔王还是原来的心性,所以他未能摆脱“妖怪”的身份。
倾听之前深呼吸,清除私心杂念,放下偏见,只留下平静的心为接下来的倾听做好准备。
2.提问
提问分为两种,一种是封闭性问题,另一种是开放性问题。
(1)封闭性问题,举例:7 YES成交法”带来的销售额非常惊人。
(2)开放性问题
一个善于倾听的管理者,必定善于提出各种开放式问题。比如一个人喜欢吃东西,背后其实可能有很复杂的心理因素。善于倾听的管理者通过设置一些问题,就可以把他肚子里的话都问出来。
3.复述
在沟通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个问题——沟通漏斗:管理者心里想的是100%,在众人面前用语言表达时,已经漏掉了20%,只剩下80%。而这80%的事情被倾听者接受后,由于文化水平、知识背景等关系,只留下了60%。实际上,真正被倾听者消化理解的大概只有40%。等到员工遵照领悟的40%具体行动时,已经变成了20%。
在公司的日常沟通中,信息确认环节必不可少。管理者需要养成一个习惯:向员工布置任务或者约定时间地点时,请对方将信息复述一遍,以保证信息的绝对正确,避免出现严重的工作疏漏。
03【肢体动作比语言更重要】
美国一项研究表明,日常交流沟通时,语言传递的信息只占7%,其他诸如声调、表情等传递的信息占到93%。人们已知的信息交流方式分为口头语言、书面语言以及肢体动作三种。
1.书面语言
——从这三种语言的特征上看,书面语言出现得最晚
2.口头语言
——口头语言的表达方式更加直接,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和即时性,故而不会做太多修饰,比书面语言更加可信,但仍存在一些务虚的因素
3.肢体动作
肢体动作与以上二者不同,它是下意识的,除非经过刻意训练,否则任何人都无法控制和修改自己的肢体语言。因此它是三种语言类型中最真实的。
以下是管理者在倾听员工谈话时需要格外重视的四种肢体动作。
1.目光接触,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神的千变万化反映的正是员工复杂的心理变化
(1)如果员工在交谈中始终将视线集中在管理者身上,这说明他很尊重上级,对所谈的问题也十分重视。
(2)如果在交谈中,员工习惯于不正视管理者的目光,说明员工对现在谈论的这个话题不感兴趣
2.手势
手势是员工在交谈中无意识的一些动作,其中可能潜藏着一些重要的信息。管理者可以结合当时的语境思考手势背后的原因,了解员工的真实想法。
一个人在撒谎时会抚摸自我安慰区。女性的自我安慰区是胸口,男性的自我安慰区是脑后。
3.腿部动作
4.空间距离
在沟通时,不同的距离代表了双方不同的关系
与员工交谈一般适用工作场合的社交距离,即120厘米至360厘米
管理者也需要学会控制自己的肢体动作,避免在沟通时犯以下9种常见的错误。
1.无精打采,这是最明显的不尊重对方的表现,意味着此时你有些厌倦,一点儿也不想继续与员工谈话。
2.夸张的手势或点头
3.谈话时看手表、坐立不安或拨弄头发
4.交叉双臂或紧握拳头
5.言语和面部表情不一致
6.避开对方目光
7.过于强烈的眼神接触
8.转动眼珠
9.皱眉或其他不开心的表情
04【用认同化解对方的失控情绪】
更有效的处理方式应该是“反映情绪”。反映情绪是指在对方情绪出现波动的时候,通过一系列的询问让对方认识到自身的情绪状
言归正传,管理者在面对情绪失控的人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千方百计让他说“是”。只要他说了“是”,情绪会马上缓和
所以,一切所谓“艰难”的谈话,最难过的往往是第一关,即认同对方的情绪。过不了这一关,其他的沟通技巧都没办法起作用。核心是处理好情绪问题。
我们知道,面对艰难谈话的第一关是反映情绪。它可以让员工认清自己的情绪状态。管理者一旦认可了员工的情感,就能让员工在团队中获得归属感,这种归属感是团队凝聚力的重要来源,也是团队建设中至关重要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