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在近些年接触了一部分“个人成长”类的书籍,如今想来如果要追溯的话,居然第一个想到的是初二暑假读的《苏菲的世界》,因为那是第一次知道哲学的样貌和轮廓。随后比如道家经典《道德经》,庄子《逍遥游》及解读,哲学史的部分书籍,但是这样的阅读其实都是纸面上,浅尝辄止,直到看到一个长者的采访视频被震碎三观,它像一把钥匙一样,解开了所有条条框框的思维枷锁,因为我意识到其实自己一直在枷锁之中。
当你的头脑中还充斥着,人,圣人,神之类的分类,无论是道德的也好,宗教的也好,证明从概念上你是机械的,固化的,认为概念上的轮廓分明就是现实中的轮廓分明,所以当现实中的“超人”展现出“人”的一面,原本评判体系就会崩塌,当然也可能你以各种理由继续告诉自己“这不是真的”。在这里我突然又想到,其实崩塌以后的另一个极端,就是全盘否定,不相信任何事情,以一个世人皆醉我独醒的状态开始布道,这种状态也很危险,因为它的隐藏前提是你觉得自己“得道”了。我想到最近在B站再次听北大法理学讲课的朱苏力教授说的那句话,很多学者的问题在于,他觉得自己同真理站在一起,一个人一旦觉得自己同真理站在一起,他就不会改变也不会进步了,学者最宝贵的是好奇心,是对真理的探求。
过犹不及,恰当的分寸往往是最难把握的,因为它没有标准,没有参照,不,它只有一个参照,那就是事实,是此刻,是当下,实事求是是正确的,有人说,你刚刚说不要觉得自己同真理站在一起,所以你说实事求是是对的,那么你也开始固化了,觉得自己得道了。很有趣,不是嘛,我以前也喜欢这样的争论,直到我意识到这是“语言层面”的争论,所有的概念都有内涵和外延,简单讲就是它是什么和用在哪里,所以概念是局部的,或者说,认识是局部的,你能够全面认识一个事物嘛,不能,即使你写大部头的书籍,6卷200章,你还是写了一个局部,你永远有没有说到的部分。最近读一本灵修的书籍,《当下的力量》,里面有一个例子,在你没有吃到苹果之前,你会在意别人对苹果的描述,词语,比喻,但是你吃过苹果以后,你知道那是苹果,别人叫啥红果,甜果,青果,你知道他说的是苹果,所以描述的多样的,但是苹果就是那一个。
佛教理论中,有“空性”一说,佛法性空。就是说,所有的道理,也是空,因为一旦有真理,人就会有执念,就进入我执的状态,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是对一切事物表象的称呼,空是无处不在,却又不能言传的实在,科学相信物质,曾经认为物质与物质之间是空隙,随后又发现,空隙之中还有暗物质,反物质。
《当下的力量》作者是个外国人,却很喜欢道家的思想,他用现代语言描述了一种状态-临在(being)。这是一种,既不纠结于过去,也不幻想着未来的状态,它强调此时此刻,当你的注意力在此时此刻,你就接近了临在,当你开始观察自己的思维,你就会短暂的感受到临在,处在“无为”的状态。这里我说说自己的理解,推荐读原著。我们知道意识和无意识,还有思维,情绪这些概念,暂时我们就用这几个来说事,就用生活中这些词语常见内涵和外延。我们经常处在无意识的状态(我想作者可能意思是潜意识),保持一种惯常的习惯,包括行为方式,精神状态,情绪反应,要想摆脱痛苦,远离恐惧,就要有意识的活着,用脑子来控制脑子,不是被动物性的欲望驱使,但是意识当中,也分层次,一旦我们开始作为思维的观察者,我们就进入到一种更高的意识层次,你从更高视角在观察自我,观察这个思考着的你,并且你在期待,下一个你要思考的问题是什么,就会出现一个短暂的归零的状态,此时此刻就是临在。作者强调,我们只能短暂感受临在。
每一天,我们的思维如洪水猛兽,不断涌现想法,这些想法的不断涌现就是痛苦的根源,你其实没有办法让自己不去想,因为思维的奔流力量是如此强大,但是一旦你作为思维的观察者,你就会拥有一瞬间的宁静。没错,作者说的是,宁静。宁静进一步带来喜悦,它是长久的快乐。未来和过去,我们总是在这两个时间维度倾注太多的注意力,所以忽视了当下,但是作者强调,人只能活在当下。这种一种排他性的说法,只能,也就是很多其他灵修类书籍在论述的状态,殊途同归。
最后,我想说,本文没有说任何道理,只是在探讨状态,这些感受和状态有实际的经历和体验做支撑,我想有阅历的读者能够有所共鸣。这里需要提醒,不是说接下来我们就开始默念我要出于临在的状态中,你就身处其中了,你要开始感受当下,做此时此刻思维的观察者,但是你手头的工作还在继续,处于临在是为了获得内心的宁静,更多的宁静会给你带去更多的能量,内心的力量不断增强,然后你才能应对挑战,克服困难,这与一些宗教信徒的“已经同真理站在一起”并沉迷其中有所不同,目的是获得宁静,仅此而已,是因为尘世喧嚣,内心疲惫,宁静会给你治愈,带来力量,你大可以观察生活中那些能量满满的人,还有满脸疲惫,愁苦不堪的人,你就会看到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