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康待宾余党康愿子造反,自称可汗;张说发兵追讨,将他生擒,其党羽全部平定。朝廷将河曲六州残余胡人五万余口迁徙到许州、汝州、唐州、邓州、仙州、豫州等州,河南、朔方千里之地成为无人区。
之前,沿边戍兵常年保持六十余万,张说认为此时外无强寇,上奏建议裁减二十余万人,让他们还乡务农。皇上表示怀疑,张说说:“臣久在疆场,知道具体情况,将帅们要这么多兵,一是为了保卫自己,二是役使他们为自己的私人事务营利而已。如果御敌制胜,根本用不了这么多兵,兵太多了,妨碍农务。陛下如果怀疑,臣请以满门百口性命担保。”皇上于是听从。
当初,诸卫府兵,从成年开始从军,到六十对才能免除服役,家里又不免还有其他杂七杂八的徭役,长期下来,越来越贫穷体弱,于是纷纷逃亡,百姓深受其苦。张说建议,请召募壮士充宿卫,免除他们家人的各种徭役,制定优待条例,那些逃亡的人必定争相出来应募;皇上听从。十天半月时间,得精兵十三万,分别隶属诸卫府,轮流调派京师服役。兵农之分,从此开始。
胡三省注:
史言唐养兵之弊始于张说。
柏杨曰:
《新唐书-兵志》上说:“唐王朝统治全国两百余年,兵役制度大体上有三变:最初国力鼎盛时,有府兵,府兵废后有彍(kuo)骑,彍骑又废,而地方性武装兴起。”有些人责备说张说废除征兵,改为募兵,是一种罪行,事实上,唐王朝时期的征兵制度,到了张说时,已完全破坏,如果不改作募兵,全国就陷入无兵之境,因为青年全部逃亡,无兵可征。
唐王朝征兵,是北周帝国草原兵制的一种农兵合一,农闲时实施军事训练,战争时集合出征。出征时不但饮食、铠甲要自备,连武器也要自备。在一个简陋的社会结构中,还可以适应,一旦战争频繁,长期缠斗,便难以负荷。到了后来,贪污盛行,边防军将领不得不向中央主管官员行贿,他的财源之一,就来自可怜的士卒。将领们用威迫利诱手段,要士卒把钱财存放总部保管,然后把他们硬生生凌虐致死(娘亲给孩子的一块平安玉,就足以使孩子死在长官之手),其中多少悲惨故事,催人泪下!士卒要想不死,只有逃亡。张说之改为募兵,不但使国家兵源恢复,同时也挽救了多少青年战士的性命!
18、
冬,十月十五日,恢复以乾元殿为明堂。
19、
十月十六日,皇上前往寿安兴泰宫,在上宜川打猎;十月二十二日,还宫。
20、
皇上想要在北部边境展示军威,十月二十九日,任命秦州都督张守洁等人为诸卫将军。
21、
十一月二十八日,初令宰相一共食实封三百户。
22、
前广州都督裴伷先下狱,皇上与宰相商议如何判决。张嘉贞建议杖打,张说说:“臣听说刑不上大夫,因为他们接近君王,以此可以培养他们的廉耻之心。所以说士可杀不可辱。臣之前在北部边境巡察时,听闻杖打姜皎于朝堂。姜皎官居三品,也有微功,有罪应死则死,应流放则流放,为何轻加棍棒之辱,把他当一个皁隶对待!姜皎的事已经过去了,不可挽回,裴伷先的罪状,依法应当流放,岂可重蹈之前的错误!”皇上深以为然。张嘉贞不悦,退下来对张说说:“就事论事,你端出那么深的道理做什么!”张说说:“宰相的位置,运气来了就坐上去。如果国家大臣都可以笞辱,恐怕以后会落到我们身上。我这话不是为了裴伷先,而是为了天下士人君子。”张嘉贞无以回应。
华杉曰:
张嘉贞埋怨张说端出那么深的道理做什么,那是他真不懂,张说讲的道理,正是最深刻的“君主论”。专制的发展方向,就是剥夺所有人的人格,把上层人士也降到和底层民众一样“平等”的地位,除了君主,全国没有一个人是“体面人”。所以,张说说,我既然有运气坐上宰相这个位置,我就要把这事拦住,不受棍棒伺候,这已经是体面人最后的体面了。当廷棒打士大夫这事,在唐朝是难以接受的,宋朝更不可想象,但是到了明朝,就成为家常便饭了。
23、
十二月三日,以十姓可汗阿史那怀道的女儿为交河公主,嫁给突骑施可汗苏禄。
24、
皇上将要去晋阳,先回长安。张说对皇上说:“汾阴丘陵上有汉家后土祠,很久没有祭祀了;陛下最好趁这次巡幸加以整修,为农民祈祷丰收。”皇上听从。
25、
皇上的女儿永穆公主将要下嫁,敕令嫁妆按当年太平公主的规格。和尚一行进谏说:“武后惟有太平一个女儿,所以资送特厚,最终以骄奢而败,为什么要效法她!”皇上于是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