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微信公众号:贰瓶子,如需转载请联系该公众号,谢谢。
1
老安到家已是晚上十一点多。站在家门口,他猛吸几口烟,拿出一张纸,用剩下的烟头点着,在自己周身上下燎了一圈。孙子小,听人说回来得晚时这样处理,孩子不会受惊。
他进门,换鞋,老婆玉琴听到动静走出来,悄声问:“吃了么?”
老安点点头,问:“睡了?”玉琴说:“睡了。”
他们说的是孙子和儿媳,儿子驻项目,儿媳和孙子是家里的宝贝,得照顾好。
俩人正小声说话,突然,一声尖厉的哭声从儿媳房间传来,紧接着是一声紧似一声的婴儿啼哭声——又来了。
玉琴忙小步跑进房,和儿媳一起哄孩子,老安站在门外静听。和前两天一样,哄了十几分钟,孩子声音才渐渐变小,慢慢地,重又进入梦乡。
老安听见儿媳对老伴嘟囔:“妈,能不能让爸别干那个活了,一个月走七八个人,他连头带尾十来天都这么晚回来,还老去那种地方,你看,孩子都成这样了,咋办嘛?”
老安知道,儿媳就是嘴上说说,她是心疼孩子,连续几天了,孩子总是晚上12点前间断性哭上三场,人不醒,不睁眼睛,张着嘴干嚎,哄一阵儿才好,过了12点,就一觉睡到大天明。老伴问过有经验的人了,说孩子这是被惊着了。儿媳把这归罪于老安的工作。
老安的工作说特殊也不特殊。
他是厂里居委会的老人,主要负责退休职工的丧葬事宜。老厂子,人多,这几年,每个月都走七八个,从家属报信、上门慰问、到火葬场送葬,一个月里,他有半个月都和死人打交道。
孙子惊着了,肯定是他把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带回去了。
老安回忆,他已经很注意了啊。每次从火葬场出来,都要洗洗手,喝一杯酒,进家门前绝对记着用火燎全身,还能怎么样呢?
辞职吗?不能呀!
他五十六了,再熬几年就能办正式退休,有一份固定的退休工资,还有完善的医疗保险,坚持了几十年,不就为这个吗?
而且,他正在攒钱,准备明年给小两口付首付买个小房子,儿媳虽然知根知底,人也不错,但两辈人观念、生活习惯都不同,住一起难免有磕绊的时候。
如果现在辞职,砸了收入不高但稳定的饭碗,他还能找到什么工作呢?
调岗?不。市场竞争大,厂里效益持续下降,年年都在减员增效,他这个位子,还不知道有多少人盯着呢。
不能辞职,也不能调岗。
2
孙子晚上还是哭,儿媳带着中医西医都看了,没一点用。当妈的心急,找不到原因,在家里摔摔打打发脾气。
当她又一次说道:“就那个伺候死人的破工作,还舍不得!你原先要是去了保卫科也比这个强,偏装大头蒜,把位子让给别人!假模假式!”
老安把筷子往桌上重重一顿,脸就拉下来。
老安平时极少发火,儿媳是老友的孩子,从小看着长大,他一直包容。没想到现在愈演愈烈,都敢对他们老辈评头论足了。
公公生气,儿媳还是有些怕。她低了头,抱着孩子默默往房里走。
老安叫住她:“你先别急着走,听我把话说清楚。
我换了不了工作是我没本事,你不要牵连其他人,别人也不是你能牵连的。我让小军顶保卫岗的事,你爸最清楚,你哪天回去问问你爸就明白了。不知道不要紧,别乱说话!
你们年轻人有你们的想法,我们老一辈也有自己的坚持,我不评论你,你也不要随便评论我。我希望,不要再有下一次!”
话是说了,但孙子的病还得抓紧治,孩子太小,如果影响了身体发育就麻烦大了。老安打听了几天,终于在东区一个租住户那里得到个偏方。
租住户是湖北人,是个老太太,来给儿子带娃。那天老安和别人说起孙子的症状,老太太在一边搭腔:
“到中药店买十几颗桅子,大的7颗,小的9颗,回家捣碎,和面加水搓成小丸子,晚上孩子睡前贴在前脚掌,男左女右,用卫生纸包住脚,套上袜子,第二天早上取下,用温水擦脚,看看脚掌青不青?”
“要是青呢?”
“那就是病发出来了,好了。”老太太说。
既然中医西医都没用,只能用偏方了。反正药材只有桅子,没其他怪东西,试试也行。老安急急买了桅子,下班回家就让老伴给孙子试。
也怪了,药丸贴上,孩子当晚一觉睡到大天亮。第二天早上取下来,脚掌果然是青紫的。
“病发出来了,这就好了。”老安说。
以防万一,他们又贴了一天,孩子再没嚎过。
3
孙子的病好了,单位又有事了。
减员增效减员增效,减到居委会。居委会原来7个人,现在要减到4个,剩下的人也不好过,一人要兼数职。
老安算了算,他如果留下,要兼的工作需要用计算机,他连开机都不会,只能走人。
政策说了,减下来的人,先待岗一年,发基本工资,厂里给缴各项保险,这期间,根据厂子需要分流,如果个人提出辞职,按国家规定给经济补偿,还给办失业金。
老安主动要求被减员,他不想让大家觉得自己是个累赘,主动让位还能落点好。他们这辈人就是这种老式想法。
儿媳妇从亲爸那里知道后,又在家里甩脸子。婆婆没工作,她怕公公下岗了,自己和丈夫的负担加重。
待岗的人每周需要到厂里报到一次,或者参加培训,或根据当时公布的岗位需求信息自主上岗,其他时间自由安排。老安走了亲家的路子,每周去点个卯,其他的都推了。
忙了一辈子,突然闲下来,不说心情,身体都不适应。他病了两次,又花了一笔钱,儿媳这回倒是不说什么了,她干脆什么也不说了。
病一好,老安就开始行动。
先是到处看楼盘,听着售楼小姐的介绍,在心里计算存折上的钱。踅摸了一个多月,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在二环边上找到一处相对合适的。老安马上付了定金,打电话叫儿子儿媳过来签合同。
儿子儿媳都被惊着了,他们没想到一向蔫不作声的老安竟有如此魄力。
老安刷了首付,说:“合同上你俩名字都写上。好好过日子。爸也只能帮你们到这了,月供的事还得你们自己来。”
儿媳羞愧地低下了头。
4
日子有了奔头,一家人好像鼓满风的帆,劲头满满。
四个人分工明确,年轻的俩全力打拼事业,年老的专心照顾孩子和家。
不过,老安有老安的计划。他们这代人想法和现在的年轻人截然不同。现代人是:你对我不好,我就对你不好;你对我好,我才对你一样好;
老安他们不同。他们是你对我好,我要对你好十倍;你对我不好,我偏要对你好,让你羞愧。你说他们这是图什么呢?不是有病,唯求心安矣。
嘴上说月供得靠孩子们自己,但心里,还是觉得得帮一把,他想靠自己的力量让儿媳儿子转变对老辈思想的看法。
世界虽然在变,但有些好思想、好传统,绝对不能丢。
在家待了几天,老安觉得老伴一个人照看孩子完全没问题,就出去寻活。嘿,你别说,还真给他寻到一个。附近的银行自动取款机缺个值夜的,有人推荐了老安。这也是他两次主动让贤、平时乐于助人,攒下的好人缘。
一个月1700,从晚上6点到第二天早上7点,划得来,而且离家近,白天的时间还是自己的,啥都不耽误,老安乐意很。
儿媳担心他休息不好,老安说:“人老了,瞌睡少,有椅子,坐着也能打个盹,觉白天随时能补,没事。”
过了几天,老安值勤和别人聊天的时候,又给老伴找了个活,给人家当钟点工,一天做两顿饭,收拾下家务,一个月1300。
老安算好了,中午饭他在家,能看娃;下午饭,他和儿媳交接班,不影响,老伴也愿意。
这样下来,一个月,除了待岗费,老安一家又多了三千块收入。
人心总是不知足,这山望着那山高。看着月供没压力了,儿子又想着一步到位换大房子。
老安说:“安省点吧,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光脚的别看穿鞋的,多看看那些没脚的,有好处。”
5
老安发这句感慨有来由。保安队的小军走了,晚上巡查,踩到断在地上的电线,被电死了。老安去送了。白发人送黑发人,小军他妈哭得特别厉害。
小军就是那个保卫科的,他的位子还是老安让的。
他是厂里老职工老姜的儿子,老姜工亡,小军顶替进厂。
厂里的意思是下车间当工人,老安不忍心,老姜就是在机床边走的,他怕这唯一的孩子再受伤,主动把亲家为自己谋划的保卫科位子让给了小军。
结果,现在,小军也走了。
可见,人算不如天算。如果当年,他没让位给小军,现在走的,是不是应该是自己。
这可怎么说呢?老安心里,竟然对当年的让贤第一次产生了悔意。
他闷闷不乐,连着几天不爱说话,儿媳担心,把情况悄悄告诉丈夫。周末,儿子特意赶回来陪老父喝酒。他尝试用自己能猜到的所有想法和父亲沟通、劝慰。
父子俩推杯换盏几个来回,老安说:
“我知道这怪不了谁。世上的一切能发生就自有它的道理。可是,人心是最难琢磨的东西,谁也奈何不了。你别管了,等我自己想通吧。”
后来,老安的郁闷在一个听来的故事里得到释然。
马航MH370失踪事件之后,某天,有一位先生到银行办理业务,说爱人的信用卡账单来了,要给她还款。业务员一查发现是一百块钱年费,就跟他说:“这是年费,让您爱人刷几次卡就能免。”
先生说没事,他给还了吧,通知爱人不太方便。业务员觉得好心没被理解有点急,说怎么联系不到呀?打个电话发个短信让她多刷几次就省一百元了。
先生说,他爱人在马航MH370上。他还这个款,就是为了让卡一直保持正常使用状态,万一,爱人哪天要用呢,是不是。
讲这个故事的人本意是说一件特别凄惨的新闻,但老安从中领悟到了别的意思。
爱人回不回来,先生只管还款,保持正常使用状态;爱人用不用,先生只尽心尽力做好自己能做的事。不苛求结果,必须保证过程。
老安释然了。
他原来还在犹豫,以后是否继续坚持以往的路坚定走下去,还是为了某个不可预知的结果,只顾自己。
如今他知道了,无论别人怎么看,无论未来结果如何,现在,他只全心全意,按自己的心意行事。
曾经,我们做每一件事,都想获得全世界的认可,活在别人的评论里;后来,我们终于明白,无论做什么,都不会成为任何人,除了自己。
既如此,何不让自己舒服一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