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王菲的女儿李嫣创作了一幅名叫《熊猫与鸟》的绘画作品,很多网友听说这幅画以100万港币被拍卖,都表示惊呆了。甚至有网友这样评论:这不就是一幅简单的画吗?连我画的都比她画的好。
尽管很多人质疑,但这幅画版权被公司买走后,制作成了项链,印在衣服上,受到不少人喜欢。而接下来向大家介绍的高额艺术品,估计很多人都和我最初看到一样,更加不能理解。
一.这也能叫艺术品?
我们先来看这幅作品——《深蓝色》,这是伊夫·克莱因创作于1961年的作品,现在被收藏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完全没有任何线条、图案,就是一幅纯蓝色的画作。如下:
还有这幅由美国极简主义艺术家罗伯特·雷曼创作的油画《无题》,拍卖行对此作的估价高达人民币9000万—1.2亿元。然而,乍一看连颜色都没有,只有凑近看才能看到白色和一些蓝色的颜料。如下:
杰克逊·波洛克创作于1950年的滴画作品《秋韵:第30号》,现藏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你能看出这是啥吗?
还有毕加索于1943年的《牛头》,现藏于法国巴黎路易·雷里美术馆。
刚刚看到这些艺术品,我的脑海里简直打满了问号,第一幅图不就是涂满了蓝色的画板吗?第二幅图什么也没画啊!第三幅画到底画的是什么啊?第四件艺术品的牛角,不是自行车的零件吗?!
天呐!艺术世界,太难懂啦!
直到我看到了一本绘本,才发现原来不是艺术本身的问题,而是我离艺术世界太远了。这是一本儿童艺术启蒙绘本,但是大人看了也觉得很好玩,非常适合亲子阅读。这本书叫做《不可能的艺术之旅:从色彩美学到空间艺术》,在国际博物馆日最受孩子喜欢的博物馆书籍排名24名。由英国青少年艺术教育权威专家凯瑟琳·英格拉姆和知名插画家吉姆·斯托特合作完成。
翻完了这本书,我不仅找到了部分上面问题的答案,还发现原来艺术和艺术启蒙是有规律可循的,这也让我从另一个角度,了解了孩子们眼中的世界。
二.从哪些角度解读艺术价值?
1.色彩美学 我们刚刚看到的第一幅图《深蓝色》是伊夫·克莱因创作于1961年的作品。在很长一段时间,其实世界上并没有真正地纯蓝色颜料。后来,人们听说在阿富汗的一个洞穴中,有种叫青金石的原料。人们采集这种石头,然后把它研磨碎,制作成蓝色的粉末。这种粉末的价格极其昂贵,因为是通过海运运输到威尼斯的,所以这种颜料也被称为海蓝色。在过去,海蓝色是专用于描绘圣母玛利亚的。
伊夫·克莱因特别喜欢海蓝色,于是想要创造一种属于自己的蓝色,后来经过不断的实验,他终于创造出来这种蓝色,还用这种蓝色印制了特殊的邮票,邀请别人参观他的蓝色作品展,连饮料里都掺了这种蓝色。这幅作品,就是专属于克莱因自己,独一无二的蓝色。
人们能够在作品里,看到大海,看见天空,看到绝对的纯净,和内心的震荡。克莱因蓝甚至还引发了时尚界的震动。对色彩的感知和追求,引起人们情感的共鸣,情绪的共振,大概就是艺术的魅力所在。
2.创作手法 我们再来观察一下杰克逊·波洛克创作的《秋韵》,你能从中看出些什么呢?有点像雪后泥泞的土地?有点像枯黄树叶的狂欢,或者像风暴里的沙尘?仔细的看这幅画,让孩子们尽情的去想象吧。也许你会获得意想不到的答案。这幅画是杰克逊·波洛克的代表作,这幅画里没有构图,没有线条,没有空间关系,没有主题。你可以看到的是激情,开放和自由。除了滴画创作手法的首创外,这幅画的意义也在于此。
3.材料与光影 现在我们来看毕加索的《牛头》,这幅照片的光影效果特别明显。的确如此,要真正地观看这件艺术品,必须在房间完全黑暗的状态去欣赏。这幅作品是毕加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创作的,当时巴黎在战争时管制灯火,所以这件艺术品也是对当时巴黎景象的重现。这件作品用料很简单,就是自行车的零件。因为战争时期,艺术材料短缺。
在光影的作用下,我们可以感受到写意的牛头,也能感受到当时战时景象,以及当时人们对于战争的感受。牛头的艺术价值,不仅在于材料的选用,而是配合光影效果产生的艺术氛围。
4.线条美 在牛津的阿什莫尔博物馆,展示了一件中国宋朝时期钧窑玫瑰紫釉钉水仙盆。看到这张照片,很多人会问,这不就是一件破碎的盆吗?仔细的看这个盆的花纹,其实这是人们在珍贵的物品受损之后,修补的一张方法,将金漆把碎片黏在一起,就成就了一件新的艺术品。在艺术的世界里,破碎的裂纹,成了独一无二的美。
艺术的伟大意义,基本上在于它能显示人的真正感情、内心生活的奥秘和热情的世界。——罗曼·罗兰
除了上述解读的角度外,这本绘本一共选择了11件经典又不为人熟知的艺术品。有绘画,有衣服,有家具,有生活用品,有雕塑,给出了色彩美学到空间艺术,材料质感,光影效果,艺术背景多种欣赏角度。这些角度,其实就是我们对现实世界理解的角度,也是我们对现实世界加工与改造的角度。
通过色彩,线条,空间,不同的材质和光影,我们表达自己的感受,将一瞬间的情绪定格保存起来。这就是艺术,能够引起观看者和读者的共鸣,甚至激发再创造,这就是艺术的价值。
与此同时,我突然发现,孩子在生活中搞得破坏,画的涂鸦,制造出来的一些大人眼中的垃圾,又何尝不是艺术品呢?再退一步,我们是否在孩子的玩乐之中,从这些角度,进行最初的艺术启蒙呢?
三.艺术就在生活里,在生活里创造艺术
1.带孩子走进自然,充分调动孩子的各种感觉
塞万提斯说过:“艺术并不超越大自然,不过会使大自然更美化。”其实自然是孩子开发智力不可缺少的成长环境。现在网络技术很发达,通过电脑,VR等技术,可以让我们看到宇宙苍穹的模样。但是这些都比不上让孩子切身的去感受,哪怕是带孩子去小区的公元走一走,孩子都能用手,脚,耳朵,鼻子,眼睛去感受到自然的变化。感官的开发,可以让孩子的脑神经发展的更多更好,也可以让孩子变得更加敏锐。在《养育女孩》这本书里,作者这样说:
“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拥有更发达的感知系统,也会拥有更强大的思考能力,更加热爱学习。”
在大自然中,孩子可以看到色彩的明暗,线条的多样,空间位置的变化。花香草地鸟鸣,这些可以充分的调动孩子的感官,促进大脑的发育。
2.利用身边的物品,为孩子提供艺术创作的时间和空间
艺术启蒙,并不是要孩子成为画家,雕塑家或者音乐家,只是让孩子多了一种情感表达,描述世界的方式。所以当孩子灵感来的时候,不一定要提供专业的艺术工具,身边的材料就足够了,吃剩的冰棒棍子,不要的废报纸,甚至是从草地上捡来的叶子。都可以成为孩子艺术创造的材料和工具。家长要做的,是保证孩子的安全,然后给他足够的创作空间。当然,家长也可以参与进去,这是一种非常好的亲子活动。
3.不要过早的教孩子技巧
同事给家里的两个孩子报绘画班,可谓是费了一番心思,她比对了很久,终于下定决心确定了一家特别昂贵的绘画班。但是非常令人奇怪的是,这个绘画班并不教授画画的技巧,而是让孩子学会观察世界,然后教孩子不同画材的不同质感,让孩子自己选择合适的画材。后来这个老师分享自己的教学理念:孩子需要的,不是纯熟的绘画技巧,孩子不需要去考试,我们只是教给孩子观察,和画材的不同材质,让孩子熟悉运用不同画材。这样当孩子想要通过画画表达对世界的认识或者内心的情感时,孩子的脑海中并不会被所谓的技巧和光影关系束缚。想象力和灵感,流畅的表达,比画的像,画的技巧重要得多。
这也是这家绘画班昂贵的原因所在。孩子在胡乱涂鸦的时候,千万不要教孩子一板一眼的画某个东西。看似孩子学会了绘画,但其实已经扼杀了孩子最美好的自由自在表达的欲望。
4.适当的鼓励和赞美
每次女儿画了一个什么东西,兴奋地送来给我看。我总是会夸她,画的真好。女儿把两个玩具拆开,想办法拼到一起,我也不会责怪她弄坏了什么东西。作为大人,其实我们心里都知道,除非有艺术方面的天赋,一般的孩子的即兴创作,最终都会被扔到垃圾桶。
但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孩子成为不了艺术家又有什么关系呢?艺术只是孩子认识世界,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孩子最重要离开家独立,作为父母无法保护他们一辈子,我们能够做的,是给孩子提供多种认识世界的方式,当孩子情绪不好了,他可以用一种安全的方式来发泄。这就足够了。
所以下次当孩子做出了一个什么“艺术品”,适当的鼓励和赞美,享受孩子创作的兴奋感和幸福感就好了。
《不可能的艺术之旅》这本书不仅介绍了很多经典的奇怪的艺术作品,更是一份艺术收藏与创作的家庭游戏指南。希望我们都能从不同的角度欣赏孩子的“艺术创作”,也能充分的享受到艺术创作中去。
毕竟,孩子们都是天生的艺术家,不是吗?
现在,你看懂《熊猫与鸟》了吗?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