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号,天气小晴
下午五点十分,结束今天的课程,回到家,情绪低落,心情怏怏的。
回想课堂,学生迷离的眼神,寂寥的回声应和着我那撕声嘶力竭的吼声,我的心凉的。“无人能与和,挥杯劝孤 影”,奈何陶渊明的寂寞耐得住后人的咀嚼、品味,我的寂寞呢?
我知道,寂寞的制造者是我自己。今天这堂课的失败,原因有很多,我仔细思考,细细梳理,大概有这样几条:
第一,学生习惯我讲课的方式,不太适应我讲题的方式。这个班我是8月份接手的,前任语文老师是个年轻小伙子,精力充沛,学识渊博,让我倍感压力,再加上我连续三年都在高三,习惯了做题,讲题,很少上课文,即便是上,也是以讲习题的方式去讲。当接到要上高二的消息后,我便努力调整教学方式和授课模式,尽量使语文课成为真设计教学点正的语文课,而不是以练代讲,以做代学。例如我在教授《归去来兮辞》这篇文章时,以“语文核心素养”为指导,主要从语言和思想这两个方面设计教学点。掌握文章中重要虚实词的用法,准确理解文章的意思,分析“辞赋”的语言特点;运用“矛盾分析法”体会作者“归去含凄凉,欢歌有余痛”的复杂情感的背后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在讲解课文时,我以文章为原点,将文章序言部分的内容与正文的内容进行比较阅读,学生会发现,矛盾的地方:一,序言写作的时间为深冬,而正文内容“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显然时间为春,前后时间矛盾,这是为什么?二,课文注解①说明,这篇课文抒发了作者归田之初的激动心情,但正文除了抒发作者归家途中急切的心情和回家后轻松惬意愉悦的心情外,还有大量直抒胸臆的文字,如奚惆怅而独悲”,“乐琴书以消忧”,尤其是”胡为乎惶惶欲何之”道出了作者辞官回家后的纠结与迷茫,与注解①所说“激动之情”是矛盾的,我借此引导学生作深度思考,作者纠结什么,在“隐”与“仕”之间,作者选择了“隐”,但为什么未能释然,仍然是彷徨无助的?于是我趁机将学生以前学过的陶渊明的作品进行梳理,归纳,并拓展延伸,挖掘作者真正在《归去来兮辞》中体现世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博大胸怀。这种授课方式,学生乐意接受,也愿意去思考学习。必修五的课文我基本上都采取了这种“以点带面”的方式,效果很好。我大部分精力都花在讲课上面,对练习题的处理就相当薄弱。且讲题只讲审题技巧、答题思路,强调答题规范,没有标准答案。学生似乎无从做笔记,摸不着头脑。课堂气氛沉闷,让我郁闷。
第二, 对练习题未做充分的准备,也没有形成自己讲题独到的艺术风格。虽然在高三时间较长,对练习题的处理没做深入研究,只是停留在做题、讲题等浅层面,对知识点没有做细致的比较、分析,归纳和总结,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为做题而做题。例如今天我讲的朱光潜先生作品《诗的境界》第三题:“结合第三自然段,说说优秀的诗作应该有哪些品格?”显然,答案集中在第三自然段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概括的能力,无需多言,学生自己都会,但是却概括不准,这就需要老师的引导和点拨。我处理的办法就是分层次,提炼关键词,学生好像觉得没意思,动笔思考的人寥寥无几,最后只好草草收场了,真是“豹头蛇尾”。无奈至极!三,对课堂的掌控力度不够。下午第一节课,学生很容易犯困,思维处于混乱状态,因此调整学生的情绪尤为重要,或者选择一个符合学生的切入点进入课堂。但我依然按部就班,缺乏灵活度。
怎样才能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呢?正如《论语》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乐趣,才会更好的学习语文。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对于课堂的设置我作了一下设想,但不知效果如何,有待时间的检验。首先把语文的课程细分为讲读文本、阅读欣赏、语文活动、练习讲堂四大板块。“讲读文本”板块以讲课本为主,将必修、选修教材进行整合,成为体系,横向、纵向解读文本;“阅读鉴赏”以整本书阅读为主,老师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语文活动则形式更为丰富,可以师生互换角色展开听评课比赛,也可以举办朗诵、写作、表演等活动。“练习讲堂”自然以做、讲评练习为主,有针对性进行训练。每一板块一周轮流实施,这只是我的一个课程设置的初步设想,不知道操作性科学性有多高,需要进一步验证。
教学之路何其漫长,何其艰难,但我会不忘初心,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