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65:寒假了,初中生干什么呢?

图片发自简书App

寒假到了,家长都有些焦虑。

寒假是让孩子好好玩玩,缓解缓解学习压力,还是赶紧利用寒假给孩子“补补课”,争取假期“反超”呢?

作为初中老师,我觉得不管是哪一种办法,有一点必须利用寒假培养好,那就是:习惯。


图片发自简书App

首先,是培养好好写字的习惯。

这个习惯原本应该是小学就培养好的。班级也有一些学生小学时养成了好好写字的习惯,字迹工整美观,在初中的语文考试中往往会给阅卷老师留下好的第一印象。特别是作文,有些孩子作文内容不差,但是字不够工整、美观,往往会影响老师的观感,在作文水平差不多的情况下,常常会“以字判分”。

有些学生不服,为什么一定要写好字,老师阅卷怎么能“以字判分”呢?

其实,这是有依据的。1998年,教育部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写字教学指导纲要》。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也明确提出了这个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艺术、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2011年5月,教育部发言人表示未来将在中小学增加写字课程,制定《中小学学生写字标准》。2011年8月,教育部下发《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写字姿势正确”和“有良好的书写习惯”成为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要求。特别是硬笔字要求“力求美观”,并且“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

因此,“好好写字”“写一手好字”是中学生必须达到的基本素质。 还没有良好书写习惯的孩子,就要利用寒假时间好好纠正,争取改掉写字潦草、姿势错误的坏习惯。


图片发自简书App

其次,要培养阅读的习惯。

2013年北京市语文高考状元孙婧妍就曾经说过:“我认为有素养的学生,应该是会读书、会写作的学生。”

她说,所有学生都是读书的,而语文素养的区分,在于读什么、怎么读、能不能坚持。

读什么呢?一个有素养的学生应该能区别一本武侠小说、一本参考书、一本名著的区别。应该能够认识到,经典名著给人的教育则是永恒的、无法磨灭的,通过阅读名著得来的思考与精神洗礼,很可能将会伴随人的一生。 ,

怎么读呢?一本好书至少值得阅读两到三遍:第一遍略读以满足自己的阅读兴趣并了解书的内容与结构,第二遍精读以摘抄、把握整本书的布局以及其中一些巧妙的铺垫与伏笔,如果还能再读一遍,最好写一些类似专题研究的心得,比如对整本书思想的一个探讨,或者对书中某种表达的质疑。

能不能坚持?很多时候,我们会找很多借口,常常说作业太多没时间读书。孙婧妍在高考前的那个学期每天都至少抽出一个小时读书。她有一个很生动的句子:“教室后面的窗台堆满了我带到学校的各类书籍,有时候抽出一本会造成大规模的坍塌,尼采压在泉镜花上,紫式部淹没在赫胥黎、刘勰和纪伯伦里”。考考同学们,这句话中提到了几位作家,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什么?期待你们的回答。 ,

孙婧妍还说:“没有什么比读书更能培养语感,没有什么比语感更能保证分数,这就是阅读最为显性的益处。”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因此,给同学们罗列了适合初二学生看的书单:
必读:《水浒传》(课本要求)
选读: 1、《闲话水浒》作者:成君忆
2、《简爱》作者:夏洛蒂·勃朗特
3、《逃离》作者:爱丽丝·门罗
4、《平凡的世界》作者:路遥
5、《摇摇晃晃的人间》作者:余秀华
6、《灵魂潜入向日葵》作者:鲍尔吉·原野
7、《我所理解的生活》作者:韩寒
8、《大国崛起》作者:唐晋
9、《人间词话》作者:王国维
10、《闲话中国人》作者:易中天
11、《重温最美古诗词》作者:于丹
12、《雅舍小品》作者:梁实秋
13、《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作者:茨威格
14、《汉字树6——五千年的刀光剑影》作者:廖文豪
15、《红楼梦》作者:曹雪芹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培养积累的习惯。

读很多书的人,不一定能写出好文章。中间差了一步就是:积累。

对于中学生来说,写作时总觉得“书到用时方恨少”,平时也读了,但是却想不起来,头脑里一片空白。这就是平时积累太少的缘故。

比如,写名人尼采,有的人写“尼采,这个伟大的哲学家教会我一种高贵的精神”,这样写显得特别空洞;但是,有的人引用他的作品“太阳!若无你所照耀之物,你的光辉为何”来写尼采。你看,哪一个更生动,更能吸引人。

但是,如果没有平时的积累,又何来这些精彩的句子。

因此,对寒假同学们的读书,提出一个积累要求。 准备一本语文书大小厚度的笔记本。 从1月18日开始,一天一页纸。


具体示范:

日期:2017年1月16日

书目和作者:《愿生命从容》周国平

雅词:庸俗  难觅   关涉   憧憬  贫乏 倾心    辩解    哲人文豪   寄托   碰壁

妙句:1、殷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但他自己只有一个普通的胃。秦始皇筑阿房宫,“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但他自己只有五尺之躯。

2、一个民族如果全体都陷入某种理想主义的狂热,当然太天真;如果在它的青年人中竟然也难觅理想主义者,又实在太堕落。

3、自爱者才能爱人,富裕者才能馈赠。

4、成熟了,却不世故,依然一颗童心。成功了,却不虚荣,依然一颗平常心。兼此二心者,我称之为慧心。

5、卢梭说:“大自然塑造了我,然后把模子打碎了。”这话听起来自负,其实适用于每一个人。可惜的是,多数人忍受不了这个失去了模子的自己,于是有用公共的模子把自己重新塑造一遍,结果彼此变得如此相似。

感悟:周国平是1945年出生的,现在应该72岁。关注这个人的原因是一段时间的语文阅读题总是出周国平的文章分析,当时为了了解这位作家的风格,所以就看了他的一系列书。 这本书2015年买的,是被书名打动。我多么希望我的生命能够从容一些。一直断断续续的看,每一次看都有不一样的收获。今天,感悟最深的是卢梭的话,只看原句本身,我觉得卢梭就是一个“自大狂”,他认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造物主的创造。不过,周国平的解释让我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每个人不都是独一无二的吗?只不过卢梭骄傲与自己的独一无二,我们却羞耻与或害怕与自己的独一无二,非得把自己放在“标准”里面,和别人一样,成为我们生命的目标。不是吗?你要像他一样就好了,爸爸妈妈说。我要像他一样就好了,自己说。    


坚持写文16篇。争取一年365篇。

看到这里是真爱,点❤评论来一个。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周国平[1],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当代著名学者、作家、哲学研究者,是中国研究哲学家尼采的著名学者之...
    丫头317阅读 957评论 1 4
  • [小记]看这本书的前提是要写一篇关于教育学学科的论文,暂时思路并不清晰,打算看完这本书再来写我的感受。2016年4...
    乐乐加油阅读 5,137评论 3 58
  • (二)Image processing 图像处理 常见处理 GPUImageSharpenFilter ...
    令狐大叔阅读 3,783评论 1 2
  • 你不必做什么 我接受 然后我就处于停滞的状态,讲真,要是没有别的事,我这样不死不活一辈子都可以。所以说有时候活着是...
    蹒跚幸福阅读 262评论 0 0
  • 让自己忙一点,忙到没有时间去思考无关紧要的事,很多事就这样悄悄地淡忘了。时间不一定能证明很多东西,但是一定能看透...
    一笑倾城iii阅读 176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