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第一届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石家庄市2018年创业培训教师大赛都已落下了帷幕。这两项赛事我都有所参与,这两项赛事虽分属不同领域,但却有异曲同工之处——考核教师的课程设计能力。因为只有设计好了一堂课才能讲好课,才能成为好讲师。那怎么样才能设计出一堂成功的课程?我想首先要遵循“1234”原则:
“1” 即一个目标:即解决一个问题或任务。当许多老师设计完一堂课了,问他“这节课你要解决什么问题时”,他却依然一脸的茫然。“解决什么问题”是我们设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是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的核心思想。
不论本次大赛还是平时教学,这都是始终不变的主旨。只是许多老师平时反而忘记了“初心”。
“2” 即二个关键:教师为主导,学生(学员)为主体。老师主导整个学习过程,不论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课后评价都要始终坚持紧紧围绕“学员(学生)”这个中心进行。
在本次教学设计能力大赛的评分标准中“学生投入”“教学方法”“教学视频”项目都有所要求。
“3” 即三个转变:内容变问题,讲授变活动,答案变共识。
内容变问题:将教学内容以问题方式呈现。整堂课学员(学生)是围绕问题进行的,所以老师要聚焦“问题”,产生解决方法,最终解决问题才是学员关注和感兴趣的。
讲授变活动:由老师讲授变成老师与学员(生)共同协作达成共同认可的结果。将学员(学生)生活、工作中将遇到的问题迁移到课堂中,经过老师的加工,转化成课堂学习活动(任务),学习活动一定是围绕某个主题、完成某个任务、解决某个问题的一个具体事件。学习活动区别于游戏活动、热身活动和教学活动。
答案变共识:教学不再是单方面的灌输知识或思想,而是点燃学员,共同研讨达成共识,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以上三个转变是我们这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的核心思想,也是我们今后教学改革的风向标。评分标准中的“选题价值”已明确指出“选取相对独立、完整的人文素质/职业学习活动或来自一体化课程学习任务的某一具体内容,具有典型性”,强调了教学设计就一定是在设计一个“职业活动或任务”,如果选题偏离方向,后续的内容无从谈起。
“4” 即四个要素:情境化、逻辑化、数据化、工具化。
情境化:前边“选题价值”中已经提到是在设计一个“学习活动或任务”,那教学过程就要设计一个情境,让学生产生带入感。这个情境包括教学内容的情境、教学实施情境和呈现情境等。
逻辑化:教学过程要遵循一定逻辑,即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引导学员依据这样的逻辑去演练、学习。而不是随意、混乱的去参与,这样的课堂看似热闹,但效率、效果不好。
数据化:教师应努力将教学内容归纳、提炼为几个模块或几个问题,让学生(员)对内容形成数据化记忆;对于案例或例题涉及数量的,也都要用准确的数据来表达,以求真实、客观、清晰!
工具化:职业教育不仅要教知识,更要教方法。所以涉及到的知识尽量“工具化”,让它貝有实用性、操作性、简便性。这次比赛的“职业活动或任务”就是宏观上先将知识工具化。在评分标准中“学业评价”中,最好表格化(就是工具),在“学习资源”中最好提供“教学工具”,如蓝默云班课、微课、教学资源库等,都是将知识或“学习”工具化,让学习变得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