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批评人的机会多吗,那有没有这种时候呢,就是我们批评对方,明明是为对方好,但是当我们指出对方缺点的时候,对方的情绪却越来越糟糕呢。
那在批评人的时候,会不会因为缺乏技巧,反而会引发对抗呢,那批评人的难点在哪里?
我们一直在强调说,就是我们在讲东西方领导力的差异,这个板块儿讲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说,我们要通过西方的管理工具来达到东方的管理境界,其中有一个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叫“对事不对人”。
很多伙伴是不是听过自己的老板说这句话呢,或者是也会对别人说这句话呢,那假如别人跟你说我跟你谈这件事儿,我是对事不对人哈,那你心里会不会想,不管你是作为老板还是员工,你会不会想,那事儿都是人做的。
那怎么样才能达到真正的对事不对人呢,这个时候就用到我们西方的工具,这个工具叫BIC。
大家看到这个PPT了哈,Behaviour has impact which leeds to consequences。
就是你的行为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而导致最后有什么样的结果。
那我们一个一个来解释哈,先说B,Behaviour,行为。
那我们都知道,在说一件事儿的时候,我们要说这件事儿的事实还是观点呢,大部分人都知道我们要说这件事儿的事实,尤其在批评人的时候。
我们要说事实,那难点是什么呢,难点就是很多人他分不清事实和观点,我们是不是经常把事实和观点混淆了。
我们来体验一下哈,不管我们是跟孩子说话还是跟员工说话,都是说,比如说你最近状态很不好,你最近工作不投入。
然后说孩子的时候会说你的专注力不够,你一直不会跟小朋友分享合作,你经常迟到。
请问,这些说的是事实还是观点。举一个具体例子,我记得我们举过这个例子哈,比如说咱们单位的一个小王同学,那小王,你最近经常迟到,这是事实,还是观点?
很明显的是,观点,对吧?
如果你想让你是这个小王,你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是什么心情?第一句话就已经引发了对抗。
那我们观点应该怎么陈述呢?
小王,我今天看了一下考勤,我们是九点半上班儿,最近一个星期你有三次都是09:45以后来的,这个就是事实。
比如说我们今天七点群里分享,只有六个同学是七点和我们正常互动了,他选择在,这个是事实。
说在这个B这个情况下,一定要陈述事实,因为事实是中立的,他不会引发对抗,因为我们只是在陈述一个我们看见的事儿。
而如果你在陈述观点的时候,不仅会引发对抗,还会引发一些推理阶梯。
比如说,老板你说我经常迟到,那已经这么认为了,我还能说什么呢,那他是不是不喜欢我呀,或者说他是不是对我的工作有什么想法呀,这就引发了一系列的推理洁癖。
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陈述事实,就是把我们看到的说出来,不加入任何观点,也不加入什么经常啊总是啊这些词,这是要注意的。
然后接下来说I和C的部分,I呢,就是一个短期的影响,C呢,是一个长期这样做会引发什么后果。
而I和C部分呢,一定要和对方的利益去挂钩,知道为什么吗,不仅仅是引发对方的重视,是因为一个人长期犯错,影响的最多的是自己,他影响的最多的还是自己,不是别人,然后我们的发心是什么呢,我们是帮助他,但是这个帮助一定要让对方感受得到,收得到。不然一切都归为零,甚至是负数。
比如说,举个例子来说,刚才这个,比如说我们班定的是九点开课,就是这一次的线下课是九点开始,那有一个同学是九点半到的,那我们可以怎么说呢?
说,你看我们定的是九点开课,你今天到的时间是09:31,如果你的一次迟到会影响到整个班级,这个纪律就涣散了,我们整个班级都很不严谨,没有时间观念,长此以往的,你的形象也会受到损害啊,大家会认为你是一个不守时的人。
这就是一个完整的BIC。
一个好的BIC,完整的这一套负面反馈说完,会让对方心里觉得有舒服有效,也会让对方产生能量,所以说,负面反馈呀,不仅不会伤害人,好的负面反馈一样会带来好的效果,比如说扩大公开象限,会让对方觉得你说的话很有道理,是在帮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