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熬斋,从事与石头有关的工作,但这显然并不是他的全部。
在我理解,正得益于不是他的全部,所以熬斋在旁人的眼里,总能够以各种角色和身份从石头里进进出出,并不像绝大多数的我们,自甘沉陷,一头扎在石头堆里,美其名曰,白天捧着石头,夜晚搂着石头,却鲜少有功夫在石外的综合。
而事实上,只有我们不拘泥于事物的本身,我们才有更大的视野和可能,去放马我们的思维和想象,从而对我们的爱好之物或者在意之事,具备更全面更深刻更清醒更透彻的认知,或者,更负责任的理解。
新年伊始,我能给热爱石头热爱石界热爱汇石融通的小伙伴们带来什么呢?
或许熬斋对于大到国家民族的审视,小到生活片段的沉思,以及对石头制座的深入,还有相关艺术审美的心得,这些方方面面的集结,点点滴滴的个人感悟,能够带给我们一份精神上的启迪和祝福吧。以下图文来自熬斋朋友圈。
国家民族篇【一】
如果你去一个陌生的国家,发现那里的报纸、新闻都是好消息,那么我敢打赌,这个国家的好人都在监狱里了……
生活感悟篇【二】
慢生活,是幸福感的必备条件,只有让生活的节奏慢下来,灵魂才能触摸到美……
无狂放气,无道学气,无名士风流气,方称儒者;
有诵读声,有纺织声,有小儿啼哭声,才算人家……
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重感情就难免会软弱,若追求完美则难免会有遗憾……
无聊常是一种微苦的状态,但一经度过,又不免会有些怀念……
在精神层面的问题上,任何的否定和不满,其背后都有着一种肯定和追求……
因为受过伤,才懂得人生是需要修复的。想干点事,方向对了,逻辑可能有问题;逻辑的问题解决了,时间和空间的节奏又有可能对不上。每一个环节,不断的修复就是不断的创造……
你要像一个病人一样的忍耐,又要像一个康复者一样的自信。
一一一里克尔
我一直以为人年轻的时候最重要的是判断,从荆棘中找到花,从世俗中找到一株不凡,从失去中找到应得,从喧阗中找出静谧。
一一一寄居者
如果坚持,总有放弃的一天,但如果你喜欢,就无所谓坚持了,会活得更轻松,且走得更远。人不可能一生都在坚持,所以我们要努力以喜欢的事情为生。
我们必须全力以赴,同时又不抱任何希望。我们把它当成是全世界最重要的一件事,但同时又知道这件事根本无关紧要。
一一一里尔克
自由职业所说之自由,首先是:“不需要非得和某些人交往”的自由;长期是“不需要为钱而工作”的自由。其本质,是一份职业的能力……
如果说物我两忘已经成了我们精神生活中的某种依附,那么,敌友两忘似乎就是我们始终要摆脱的一种生态……
“自己” 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只有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能了解自己。所以,和强大的东西、可怕的东西、高水平的东西相碰撞,然后才知道 "自己”。
一一一山本耀司
石头理解篇【三】
石头,自己哄自己玩……
中原自古多亡国,亡宋谁知是石头……
很多时候,我们在那些奇妙的石头面前,首先要归位于一个聆听者。这些石头用它特有的语汇启发着我们的情怀,让我们的审美半径更加开阔,我们惊觉于它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更加丰富的世界。
只有一个标准答案的问题,一般都是无趣的,因为它不会开启人的思考……
只有先给予自己自由,石头才能够自由。
一一一丁文父
看石头,必须独自一人,即使旁边有人,也必须如此,不然,看不到真相……
画面石常常能独立地表现一种情思,台座的分寸就在于怎样安静地托扶着,而不去过多的填充什么。当然了,如果能捕捉到画中的 “调” 就更好了,(是含蓄、还是古意;是迷萌、还是情意绵绵……),这画面的基调显然并非是指其要讲述的故事,而是一种内在的气质或格调,台座的专业性也是体现在要合其格调,并在视觉上扶正其势。
雪尽身还瘦,云升势不孤。
梦里虬枝戏龙珠,一只玉鸟落庭中……
我问海山何时老,清风问我几时闲……
雪后园林才半树,水边篱落忽横枝。
制座理解篇【四】
从前一样窗前石,才有底座便不同
建筑大师赖特说:木头是最有人情味的材料……
水准,必须从作图开始把握。
制虽繁,不惜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好东西的好,通往它,没有捷径……
欲致广大,先尽精微……
创新,是一件一旦上了路就很难停下来的事……
也许,所有值得跋涉的征途都是一样的:没有退路、路途崎岖、前程未卜。
有些事情之所以那么值得去做,就是因为它还没有被认可。
我们对一个人的铭记,不一定是因为他的完美,有的时候甚至于恰恰是因为他的不完美。但我们对一个器物的铭记,则一定是因为它的完美!
为石头做座子,常常是一件身兼数职的工作,除了和创作相关的一些事,一项义不容辞的工作,就是护送大批被淘汰的石头最后一程。 很多人说的赏石,其实是筛石,筛石的过程自然会因为不舍或功利产生感情,一些人也就在这纠结和筛选中真的进步了。
好的座子是玩石头至好至精的一个必然过程,不论因为任何原因,结果仍是如此……
做座子的难,在于它不能完全自由的去发挥一种技艺。有时候,天然的石头很是拙朴,稍微的放松一点限制就过了,哪怕是在后期的髹漆或刮磨上,也很容易过。做到不过,又没有弃工,已是不易。何为成功,若是假以时日,我们仍然没有更好的表现方法,也就算做到了头。
一个座子的 "好“ 大概可分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与主体事物的相得益彰,另一个层面则在于它能否独立成章 ……
我喜欢有那样一种气质的座子……静而不躁,文而不野。
设计的思路是通过实战总结的,只有积累了足够多的实战,才能培养出更准确的直觉。如果你只是掌握了一些术语,那么只适合一般性的聊聊天……
创意和设计是有区别的,设计要完成的是在风格和方向确定之后的情绪的约束和分寸的掌控,“石头台座的设计” 是一个怎样去见丈母娘的事,这事一定是早和姑娘本人达成默契了,所以,当台座和石头一起出双入对之时,是不是般配和自然、有没有违合感,就看红娘的眼力了。
狩猎的层次显然是要高于打猎的,其重点就体现在这个"狩"字上。这里面即包含了一份坚持和等待,同时也彰显着团结与协作。成熟的智慧不仅要让子弹飞一会儿,还要让猎物也跑上一阵儿。我们的手艺,也是如此…
在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创新上,最顶尖的东西都最容易产生在中国,因为我们的人口基数大,万里挑一的强迫症,首先要有那个万。像日本,由于新生的人口的缩减,平均水平再高,最顶尖的东西仍然很难出来,因为他们没有了足够大的手艺人从业基数……
艺术审美篇【五】
和艺术品打交道的人分为两类:一小部分人有着超群的眼力和悟性,其余的,则是依靠耳朵……
对于爱好收藏的人来说,仅仅的追求 “拥有” 确实是一个比较低的层次,“享有” 则呈现的是一种更高境界,它的本质是会心、温暖和同行……其实,整个人生,也是如此。
陈设是任何一个时代都无法脱离生活方式,它体现的是人与动物最本质的区别。高级的事情,它的高级首先体现在陈设上……
巧拙之辨,不辨不成交,成正果者常无完胜的一方。巧寓拙中,拙自巧出,犹如刚柔相济,好似近景远意。巧虽点到即止,已是炉火纯青,拙中的顽萌浅露,常常更是高手的穿越而至。
无论是审美上或艺术上,人与人完全的相知是没有的,曹丕的“文人相轻”一直被人所误解,其实他讲的是“各以所长,互轻所短”,意思是承认各有所长、术有专攻,这里面,“文人相重”已在其中。人们对于知音的追求,恰恰是各个领域的创作者们能够不断推陈出新的原动力……
有些收获,在经意与不经意之间留在了身边,如果我能够最终没有因为要活着而卖掉它们,会有一种也许只属于自己的感动。
艺术的高级,在于它不仅仅是镜子,而常常是梦境……
结语
我在熬斋的朋友圈,私自搬图,私自窃取其三观的过程中,再一次地警醒到自己:我们平时说起对石头的纯粹时,每每信誓旦旦,可是,所谓的纯粹,难道仅仅是取决于对于石头在精力和财力上的倾囊付出么?我们对于石头的内涵及其外延,到底具备了怎样的认知和态度?
不知谁说,一切艺术的表述语言,无不源起于艺术家的文化环境与生存土壤。一切以艺术名义产生的东西,完全逃不出精神性的无情检验。
石头,你就等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