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营销策略
德鲁克说,企业只有两个功能:一个是创新,创造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另一个是营销,通过打造品牌成为用户心目中的首选。
1.营销基点是撬动基本市场的有力武器
“营销基点”就是将一支普通的产品和人性的某一部分(情感感受:快乐、好奇、激情、好玩、有趣)连到一起,从而创造出产品被接受的广泛空间。
什么力量支撑,让一个普通的产品具备强大、持久的市场生命力?
是“营销基点”的力量!
所有伟大的营销一定有他自己的营销基点
营销的最核心之一,在于建立营销基点,它能够假设一种人性的深层渴望,有效地撬动基本市场。
营销有市场机会、明确方向、聚集势能,所以营销是整体工程
"用一个普通的产品打动人性,将潜在的心理需求变为去打的现实的销售,使它成为财富的源泉。”
这才是伊利雪糕的“游戏”
伊利雪糕这个产品的营销建立了“营销基点”,使得这个普通的产品具有了市场的基本支撑点。
没有建立营销基点的营销知识营销表面运作,只搞4P的营销就会开会不结果,不会给企业带来渴望的利润。
可口可乐成为成功产品的核心原因“快乐”
它把一种传统产品当成一种快乐的代表物来营销运作,这就如同人们把鸽子当作和平的象征一样。
人们都需要快乐,快乐本身又是一种虚拟的、看不见的、摸不着的东西。那么就把快乐实体化或人格化。
大胆地宣传可口可乐就是快乐的代表,可口可乐就是快乐的符号,喝可口可乐就是喝快乐。
人们需要快乐,追求快乐,而可口可乐是快乐的代表,有了快乐就有了希望。你当然要可口可乐
这就使得可口可乐成为不一般的饮料:可口可乐是快乐的元素
“它使得一个死的产品鲜活了起来,使得一瓶普通的产品人性化起来,使得一个具体的产品具有了灵气。 ”
为什么传统产品的营销要找到基点才能成为伟大的产品?
为什么就产品卖产品本身不会产生伟大的企业?
因为,人们需要营销基点来支持自己的现实购买行为。
人之所以不同于动物的一个关键点在于:人是有思想的动物。
一个具体产品的本身无法满足人们的精神世界,这就是营销基点重要原因
“人们需要一个精神世界的支点”
只要找到了营销基点,哪怕一个在普通的产品也会产生惊人的业绩。
如果你希望你的营销真正成功,发展成为了不起的企业。
你的营销一定要找到营销基点,否则你的营销就有可能称为空中楼阁。
传统的思维习惯方式是:“因为---所以”,而广告创意的组合方式往往是:“应该----但是”的逆向思维
2.营销基点的作用
认知切割(感性切割):同质化产品卖出不同来。
找到消费者心智认知价值的情感诉求,定义什么是好/不好标准,赋予感性力量,赋予情感 正向 反馈。(快乐、激情、青春、游戏、好玩、爽、好奇等)
用人性的某一种内心渴望将一个陌生的产品和消费者连接到一起,从而创造产品被接受的广泛的心理空间;
“这个内心的渴望就是产品被广泛接受的基本支撑点。”
将有形的产品当成一个娱乐项目来运作,那么就找到了整体运作这个产品的主线。(每个企业产品整体运作的主线不同)
既然确定将这个具体产品当成一个娱乐项目来运作,那么我们就找到了整体运作这个产品的主线。
具体的表现形式就围绕营销基点这个主线来展开。
一旦找准了这个主线,其他的事情就有了围绕的主体,即使不得100分,至少得80分。
营销最难的不是如何表现,而是表现什么的问题。
故事的主人公是顾客,顾客想要什么?想要情感感受正向反馈:幸福,快乐,好奇、激情,满足,爽,刺激,能量充沛,有趣等。
让员工快速而愉快地告诉客户,没有我们解决不了的问题。
“基于营销基点构建的营销主线路,与用户人性的生存和繁衍,以及情感感受正向反馈”
新品类切割:实现以小博大,以弱胜强。(根据自身八大差异形成新概念和新品类)
弱小企业的营销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在某个阶段,集聚所有能量于一点:寻找一个支点,实现以弱击强。
后出生的企业不仅要活,要活得好,而且完全有可能成为伟大的企业,关键是要找到营销支点。
营销支点能够微妙地改变了强弱之间的力量对吧,使强不再那么强,弱不再那么弱,从而达到另外一种可能,实现以小博大、以弱击强、以轻举重。
天下没有绝对的事情,就看你能不能找到这个支点
在一方面表现出的优势,从另一方面看往往就是劣势
营销支点的作用就是在承认对手优势的前提下,巧妙地将它的优势转化为它自己无法否认的劣势
“所有事物的发展都有两面性。真理背后还是真理”
用对手的优势打击对手!借力打力,这是营销竞争的有效手段
“任何组织都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它的根本上,世界上不缺少点子,真正缺少的知识变成现实的点子,而现实好点子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集中资源于少数重点。”
体饮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平衡”是体饮立足于激烈的饮料市场的基本支撑点,而名称“体饮”本身所放射出的魅力直接产生了销售。
名称势能的打造是体饮成功的核心运作之一。
起名本身是一种定位,一种超级语言符号,俗话说“名正才能言顺,言顺才能事成”
定位,发挥名称的威力,不要拿葡萄和葡萄相比,如果你的对手是葡萄,那你就是樱桃,让你的对手在家哭泣吧。
消费者根据名称产生看法是自然而然的事,这种“看法”就是名称在消费者心智中产生的“定位”
一辆车取名“蜗牛”,消费者联想到“缓慢”,喜欢速度的人首先不会考虑购买
一辆车取名“猎豹”,消费者联想到“快速”,人们本能认为这是一款向矫健有力,奔跑快速的车
小企业的营销要从名称开始--产品名称
“平衡的支点配合反季节的运作,加上媒体的巧妙安排,创造了中国营销市场的奇迹”
引导百事可乐走出困境,逐步成为强大公司的,是她找到了自己的“营销支点”
这个营销支点就是:“百事可乐,新一代的选择”
“新一代的选择”有两层含义:一层为,新一代的人喝新一代的百事可乐,言下之意喝可口可乐的人都老了
另一层含义是,百事的产品是新一代的,言下之意可口可乐的产品已经老了
这个支点就像一把战刀一样,一刀劈下去,将可乐市场一份为二,新品类切割。
劈出了一条分界线,你是老的,我是新的,“营销支点”使本来大一统的市场分为两部分左边是可口可乐,右边是百事可乐。
传统、正宗是可口可乐与生俱来的特点,是他的强项
这个“营销支点”,微妙地改变了强弱之间的力量对比,使可口可乐的强不再那么强,百事可乐的弱不再那么弱,从而达成了另外一种可能,实现以小博大。
好的营销支点,就是将对手的强项变为他的弱点,使对手欲哭无泪,使对手在无法否认自己与生俱来的特征的情况下,眼睁睁地看着弱者分走自己的市场
“事物本身代两面,强势必带弱项。真理背后还是真理 ”
有效的营销支点就是在市场上进行有效的分类,画出自己的市场范围。按什么“类”分,怎么分,那就要看你的功力
“找到对手强势中的核心弱项,让对手无法改变。”
3.什么事好产品?
在营销运作中,所谓好产品和坏产品的区分却在于产品有没有概念
究竟什么是好产品:有概念的产品才是好产品。
高档的产品不一定是好产品,高科技的产品也不一定是好产品。
从营销角度而言的好产品,不是指质量或者档次的高低。
“有概念”是指:除了产品本身的基本功能外,能满足消费者某种独特需求的产品。(产品基本需求、情感诉求、社会需求)
差异化“不是简单的不同,而是”用户需要但同行还没满足的东西“,潜在前提是至少要有”同行已经满足了的用户需要的东西,需求永远在从塑造用户差异化。
那么,什么是好的产品线规划?有效的产品线规划一定创造出三种力量:产品力,组合力和联动力。
“品牌是将产品铺到消费者的心理,销售是将产品铺到消费者的面前。 ”
营销进入情景时代——从场景到情景的价值升维
场景如何和情感进行更深层次的结合。
营销的系统性变革为:从以产品为导向到以消费者为导向,再到以场景为导向,现在是以体验为导向,这需要更多的情感卷入与社交分享。
场景是基于特定的时间、空间环境,对消费者原生需求的满足;
情景是在时间、空间环境、消费者的情感卷入以及社交分享行为下,对消费者触发需求的满足。
如今,营销需要思考场景营销到情景营销价值的升级。内心深处渴望(心智认知的情感诉求)
" 场景是空间,人,物品结合; 情境是把人性情感与目标,空间,物品结合"
一个追求恒定价值的品牌,不能仅仅追求劲爆,还要思考如何把品牌做得更加精准。
所以,内容会成为中心化的一个焦点。
更深刻的内容、更能与消费者产生共鸣的内容,会让品牌重新聚合更多的用户。
所以,优质的内容让品牌站上制高点。
4.“小数据挖掘”。关键是,要找到未被满足的欲望和梦想。
我们渴望也应该获得大量数据。但事实上,我们应付不了它们。
数据只会刺激我们的欲望。问题的关键不是技术,而是不平衡。
观察的习惯就像写信一样,是正在消失的艺术。
部分原因在于,现在我们一独处,就埋在手机里,无心观察周围的环境。
说实话,即使没被手里的数字产品吸引,我们大多数人也不喜欢关注周围的线索链。
而且,如果一条线索就能解开全部线索呢?
有时候你必须心怀见解或评论。
它们乍一听毫无意义,你却要跟随它们的脚步。
最后的结果,你经过一系列的小数据挖掘,只找到一堆毫无结果的线索。
但是,你也可能意识到,一个故事开始形成了,故事线索将窗台上的小雕像、半系着的旧鞋和冰箱里的蛋黄酱联系在一起
我一直关注的真空现象或失衡现象呢?
对许多女性来说,没人再需要依赖她们,没人再需要她们帮忙。
她们看不到自己的重要性,感觉被人抛弃,被社会隔离。对这些女性来说,这太难受了。
在营销界,“切入点”(entry point)是指身份认知受到挑战,或身份转变的时刻
在品牌创建中,过分强调理性思考,就会忽视情感因素。每个成功的品牌都超越了品牌本身的含义,这就是情感。
“一个伟大的品牌预示着希望,会传播爱、愿望、浪漫、认可、奢侈、年轻、精准性、冷静情绪或高端技术。 ”
从知名度上说,要了解一个“大而不倒”的国家,就要懂得“精简的力量”——在人满为患的信息时代,精简变得尤为重要。
速度是理解中国的一个关键。速度代表一种失衡,一种夸张。
对我而言,这暗示了几件事。最主要的是,中国转变的机遇很少。
无论从正面看,还是反面看,当两个毫不相干的事物结合起来时,我们的大脑就会形成一个躯体标记
先思考已经购买的人完成了哪些任务
成功故事关键是什么?这些企业都知道自己该寻找什么。
事出必有因,它们都懂得寻找“起因”。
有了可以预测“什么导致什么”的理论,颠覆性创新就再也不需要碰运气了
你的目标是创建一个叙述性的、连贯性的故事
我经常呼吁建立一个模型,将普通顾客身上不同的“自我”分离开来。
首先是我们对外界塑造的理想化自我,那是我们希望别人看到自己的样子(我补充一下,这通常和我们实际的样子很不一样)。
这个放在公众面前的、美化过的自我,类似于我们在脸书、Instagram上塑造的自我。
构成“理想化自我”的要素中,包括我们家里的收藏和摆设,无论是照片、传家宝,还是小玩意儿。
能反映理想自我与真实自我不一致的,通常是比较隐私的地方:我们的冰箱、橱柜、衣橱——对男人来说,就要看他们的车库和网络文件夹。
观念:针对你发现的顾客欲望,能有什么“创意”补偿
问问自己:“这些会激发人身上的什么情感?”
问问你自己:你搜集的线索有什么相似点吗?这些线索开始偏向某个方向了吗?如果最初有过假设,你打算开始验证吗?
验证完因果关系,就该提取最强烈的情绪本质:欲望。
还有什么欲望没被满足?
满足欲望的最佳方式是什么?
在自然环境下创造一种强烈的归属感。
基于调查发现,其实,我们大多数人最多拥有10个共生的社会身份,而且相互分离——研究表明,这些身份通常会发生冲突
用户目标洞察(jobs insights)其实是一点一点拼凑起来的,它更像一个故事,而非统计资料。
用户目标达成,发掘市场机会、扩大竞争格局、洞察用户痛点,持续获得用户雇佣;
解决营销就是解决竞争,营销本质是同质化产品卖出不同,塑造用户目标规范。
用户从特定生活情境中,想要实现什么目标()用户功能需求、情感需求、社会需求),需要完成什么任务,雇佣产品或服务清楚阻碍,获得进步成就自己。
5.人心红利
销冠一定有些地方打动了客户,所以很他们了解(广告语,符合消费者的人性。)
品质,品味,品格。以企业创始人作为品格(产品即人品,一句话让别人选择你,而不选择别人的理由,差异化价值。)
所谓“因时而生,因市而兴,因势而变”
做一个恰到好处的先驱者,而不是成为过于超前的先烈,也不要成为蹒跚而来的慢行者,
“因时而生”的法则永远都存在,创业的时候一定要选一个刚萌芽、未来高成长的行业。
严格来讲,这是一个创业的源头,甚至可以讲是创业的法宝。
高速、稳健、创新。也就是说,既要保高速成长,也要保稳健经营,还要保持创新,要实现三者之间的平衡。
6.冲突
人的生理需求是有限的,但心理需求却是无限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就会产生冲突。
“人这一辈子,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需要和想要之间就有冲突,有冲突就会产生需求
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说:“营销就是在满足顾客需要的同时创造利润。”消费者冲突越大,市场机会就越大;
发掘用户刚需:用户目标达成理论,在任务中发掘阻碍(采用冲突理论分析--刚需、痛点),塑造用户目标规范:切割营销理论
采用拍纪录片:用一个个小故事,记录用户想要实现目标,需要完成什么任务,遇到什么阻碍(冲突),雇佣什么产品或服务清除阻碍,获得进步,成就自己
数据智能时代,算法必须紧扣消费者的冲突。
人工智能的解决方案更需要对冲突有更深层的理解,才有机会重新定义冲突,将冲突扩大、升级,进一步实现降维攻击
把原先低水平解决冲突的企业和品牌推到竞赛的边缘。谁提前掌握了科技手段来解决冲突,谁就能位于竞争的头部。
7.什么带来了客户体验?
更低的价格。
谁都想用更低的价格,买到更多更好的商品。
什么带来了更低的价格?低成本结构。
成本低,价格才可能低。什么带来了低成本结构?规模效应。向供应商进更多货。
怎样才能向供应商进更多货?
巨大的流量,足够的用户。
什么带来了巨大的流量?更好的客户体验。
主播的定位,其实就是爱学习的同学们的学习助手,同时,也帮助真诚分享的老师们卖书。
你能好,是因为很多人希望你好。
出版社、作者、用户、主播、公司。
这些要素的背后,又涉及到客户体验、直播影响力(场观x时长)、低成本结构、更低的价格等等。
但是,我们愿意以真心换真心。
还是那句话,一切为了用户,不允许任何人伤害用户。
可能有人会问,用户也是很复杂的。
那如果就是有人要故意刁难,要退货呢?
就是有用户随便找个理由,无理取闹,怎么办?
那你相不相信,这样的人是少数?
大家愿意相信我们,我们也愿意相信大家。
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是彼此信任。
用户:好,买。
因为喜欢,更愿意停留。
因为信任,更敢于消费。
商业的本质,是交易。
交易过程中,就会产生交易成本。
当彼此有了信任,交易成本就会大幅降低。
多方获益,彼此信任。
因为信任,所以简单。
七情六欲是人性在特定情境下想要实现的目标,包括了求生存的功能需求、情感需求、社会需求。
七情:喜、怒、衰、惧、爱、憎、欲;
六欲是指由人的生、死、耳、目、口、鼻所生的欲望
多巴胺营销的本质,是情绪价值。而情绪价值,是新消费卷到下半场的今天,非常值得深挖的机会点。
情绪,是下一个赛道。
颜色,也一样。
颜色,也能塑造、影响人的情绪。明亮的颜色,引起积极的情绪联想,深沉的颜色,则引起消极的情绪联想。
一个产品,通常有三种价值:资产价值、功能价值和情绪价值。
资产价值,基本靠产品的先天属性。
比如,一个人买比特币,图的是它今天买入明天可能还会升值。这就是资产价值。
功能价值,顾名思义,就是一个产品具备的功能。
比如,一个人买奶茶,图它解渴、图它好喝。这都是功能价值。
情绪价值,则是用户为了获得某种情绪和感受,而愿意支付的价值。
比如,一个人买泡泡玛特的盲盒,图的是打开它前的好奇,打开它时的紧张,打开它后的惊喜。这就是情绪价值。
从未来看现在-100年;从上看下--高度落差决定势能大小;
符合时代趋势发展-先产业升级→赛道→链条→单品;借助最终品质体验,反推现在。
“人,是愿意为了一份良好感受,付出真金白银的。”
甚至,因为人对良好感受的需求没有上限,所以不但愿意支付,而且还会愿意重复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