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参观了旁边建于1874年也是上海最早的藏书楼——徐家汇天主教堂藏书楼,现在是上图分馆。藏书楼有三层,正外立面看起来非常别致:六根拔地而起的石头方柱把上面两个层楼切割成了一个个方形,较高的底楼成了长方形格子。屋子前面部分是带雕花铸铁栏杆的长长走廊。整体感觉既艺术又精巧。
我们进入底层展示厅,地面长条木地板上铺着红色的地毯,两侧靠墙是一个个顶着天花板的书橱,书橱前面是一个个小方桌子,里面摆放着展品,上面是三角形的有机玻璃罩子。书橱和方桌前有旧时藏书楼的大幅照片。
从一楼到二楼有电梯,我们还是选择了走楼梯。宽大的磨光水泥楼梯台阶高度合适,走时腿不会因为抬得太高而觉得累。和其他老式大楼一样,楼梯边的铸铁栏杆也带着自己特有的花饰。
二楼宽大的展厅一角放着一本大书,可以看到天主堂图书馆和徐家汇一带的老建筑的照片等。从展示厅里可以走到长廊里,不经意间抬起头看见顶上修葺一新的木制格栅整齐划一地透着被油浸润般的深褐色。后来在底楼也看见了和二楼同样的楼板。
过肇嘉浜路,沿着华山路往前走,就到了上海交通大学。绿色琉璃瓦飞檐下的红墙分外抢眼,门口那座校门桥圆柱和两个石狮子告诉我们这红门里的学术非同一般。我们这次主要就是去看建于1919年的老图书馆。
老图书馆由三座连体尖顶的房子组成,红砖和白色线条相间的外墙,许是大楼的使用功能决定了它的窗户特别多。入口处六根爱奥尼立柱撑起的二楼大阳台和底楼平台一般大,一、二楼阳台门是上面带圆弧形太阳花图案玻璃窗的门,三楼有个小小的阳台。站在底楼或二楼平台上可以俯瞰校园里大片的绿色。
上几个台阶,就走在了底楼前廊上,红底上打着白色中空方块的地砖样式绝无仅有。进入大堂,迎面二楼墙面上“交通大学校史博物馆”九个大字是交大最高级别校友江的题字。
沿着宽宽的卷云纹雕花铸铁栏杆楼梯往上,走到半层时,面对的就是那建筑史上著名的六扇窗:下面三扇长窗,上面中间一个圆窗,两边是顶部带圆弧形的长窗(茂名路上花园饭店也有这样的六扇窗)。再往上半层,就到了二楼博物馆展示厅。
回到图书馆前草坪上,中间是用卵石铺就的一个圆形地,一块竖着的石碑上从上至下阴刻着“南洋公学”四个大字,左侧一个像是石碾子似的圆形物体侧面上下左右也刻着“南洋公学”四个字,和一旁几块圆形方形的石头物件都像是旧时建筑物上毁损的柱撑。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