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立志做一名自省、利他、致良知的印证者,让更多的人走进致良知这条光明大道上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家书主题:学习阳明心学 开创美好明天
正文: 不知不觉学习阳明心学格物班已经两个多月了,一路走来,收获满满。今天又到写家书的日子,每次写家书,心情都很激动,似乎只有在家书中才能体会到自己学习阳明心学的真知灼见。有幸在朋友的推荐下接触阳明心学,从陌生到熟悉,再到成为生活、工作的一部分。我们是普通人,在做着普通的事情。
今天我的家书主题就是《学习阳明心学 开创美好明天》。第一篇文章阳明先生龙场悟道,立志、勤学、改过、责善可以说是人生里程的八个大字。第一天学习的龙场悟道,现在已经过去六个多月了,对这八个大字的认知又进了一步。同理,同样的知识、道理在不同的人、相同的人不同时间的感知、领悟是不同的。人的差距是存在的,关键不是差距的多与少,而是人们对于这个事情的认知。典型的ABC理论,决定人的行为、意识的不是这件事,而是你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和认知。世界是空性的,事情本身也是中性的,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有的只是我们的看法、认知。
学习阳明心学以前,自己也有个小小的志向,但是那是空洞的,没有起到灵魂,引领自己的作用。自从学习阳明心学以来,立了圣贤之志,人生充满了力量,不再孤独,不再没有目标,虽然有时也会不笃定,不坚信,但是整个人犹如注入一种新的灵魂,和以前的迷茫、彷徨不同,发生了质的改变,重新洗礼,犹如重生涅槃一般。暂时的不积极、情绪低落、奋斗不强似乎也能接受,也允许自己在弯路中调整,在暂时的痛苦中挣扎、摸索,把蜕变作为一种手段和方法。立志以后人生有目标和终生前进的动力,不用停歇,生命不止,奋斗不停。
勤学,把握每分每秒去利益更多生命,去学习更多的知识。今天到学校拿材料,本来可以很快离开,但是我自动停下来,认真书写家书。平时的工作中,也是这样,放学后,没有急急忙忙回家。第一是总结一下当天的工作,第二抽出点时间学习,有时是阳明心学,有时是专业书籍,有时是处理个人业务。回家,没有学习的气场。在单位,无形之中就会学习、工作。当然有的教师,铃声一响,或者离铃声还有几分钟就开始准备离开,其实回到家也许是玩手机、看电视、做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说到底就是把工作和家分的清清楚楚,不会交至在一起,学校和家,工作和家庭没有绝对的界线。试想,学习阳明心学的人,工作是致良知,家庭中致良知,怎么会没有交融,分的清清楚楚那就不正常了。勤学不会因为是在单位还是家庭,有的只是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勤学,时刻把书、学习的意识、习惯带着就够了,只要心中时刻有这个意念,学习就会是习惯。
关于改过,重新定义和认知。改过,不是轻描淡写,是深刻剖析,是自我的革命。是感觉到很痛的。是不舒服的,不是表面文章。改过是人生第一大行善。很多人,都是趋附表面,深不进去。究其原因,是自我的屏蔽、封闭。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父母、老师、同学、朋友等等都会给人以伤害,而且有很多是未成年接受的,不能够排解,化掉,以至于留存在身体的记忆深处,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打开的,包括很多优秀人士、成功人士、有成就的人,所以很多人功成名就的背后在喝酒、独自、特殊时刻能够做出常人想象不到的事情,就是没有从根源解决,可以说存在于潜意识多年,而且十分深入。所以必须破冰,一点一滴瓦解,笃定改过。
责善,人与人互相帮助,关爱每一个人。人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人是在群体中找到自我,抱团全暖,众人拾柴火焰高,都是对集体的力量的诠释。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相互包容,互相影响。帮助别人是最大的快乐,也就是在自己的心田种下了一颗善的种子。在合适的时间、地点、阳光、水分、养料具备的情况下会开花、结果。砥砺前行,携手共进,也是一个人责任心的体现。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致良知不是一个概念,是实实在在地做到,是在修自己的这颗良知之心。致良知是人一生最重要的事情,看似遥远,远不可及,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工作、生活、家庭、人际之中。通过博仁老师导读,也揭示了人们不能够致良知或者致良知不到位、不笃定原因无怪乎两点,第一私欲,第二被社会、周围所影响、所干扰,不能坚持做到。每个人都有一颗良知之心,在不断成长过程中,由于自己的私欲,逐渐在心田蒙蔽灰尘,形成垃圾。,从心理学角度,自私、自立只能是使自己路子越走越窄,越走越短。反而担当与付出,遇到事情以大局、单位、别人为重,自己的得失放后面反而取得更大的成功和收获。可以说,先考虑自己的得失、成功是离自己目标最远的时候。
担当是绝无后遗症的行为,付出是人世间最大的回报。越担当越成长,越付出越收获。在担当与付出过程中,人的格局和眼界发生了很大变化。我是一切的根源,我的认知决定了我在这个世界的位置。我心既宇宙,宇宙既我心。世界是空性的,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有的只是每个人给它的一个定义。任何事情都是发展变化的,变是永恒的主题。最后再次说明每一个学习阳明心学的人,笃定致良知, 开创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