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再恩爱的夫妻一生中都有一百次想离婚的念头和五百次想要掐死对方的冲动。
小个子的93年女人离婚了,带着不满一岁的女儿投奔了同样离异了的男同学。
其实,我和她不熟悉,也没有任何联系方式。只是经常路过她的店铺,一个大概四五平的小超市的拐角处,她做手机贴膜和卖一些手机挂饰的小生意。如果不是抱着孩子,你肯定和我一样以为她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女孩,用旁人的话说,她打扮的有点不伦不类,从头到脚都是鲜艳的,脚上穿的永远都是特别厚实的内增高鞋,特别是头发,挽起一撮到头顶,剩下的挡住了整个脸。
其实她皮肤很白净,小小的个子像三四年级左右的小学生模样。半年之久,我在她那换了一次手机膜,她给我算的很便宜,后来我们见面便笑笑,偶尔照面太久也会打个招呼。
我们有个共同的朋友,是一位三岁孩子的妈妈。有一天我带童去那个朋友家玩,刚好她正在那吃饭。
我夸她可爱能干,带着孩子还能兼顾生意。没想到这一夸便夸出了她的故事。
她根本不把我当外人,稀里哗啦的把自己的故事全部倒出来,或者说从她嘴里已经说了无数遍了,也许认识她的人对她的事情都是门清的。
原来,她的丈夫一年有半年待业在家,好不容易找个工作挣的钱不够出去吃喝玩乐,一个月最多给她们娘俩三百块钱。房租,孩子的奶粉和一日三餐都得靠那点生意维持的。她老公更是常住上班的饭店宿舍,偶尔回来也不是办啥好事。
她说的时候并不是一般受伤女人的哀怨,反而是激情高昂的。她决定离婚,趁着年轻。
对,她说趁着自己年轻,肯定能找个好的。
我应和着:“对啊,你年轻漂亮,以后肯定会好的。”
正吃饭看手机视频的朋友插了一句:我们家小甜甜早都有心上人了。
于是她又讲起了新的故事。脸上笑容灿烂,和她的在床上啃玩具的大半岁孩子一样可爱。
原来她已经和离异的家境相对宽裕的老同学联系上了,他们已经谈到了结婚的阶段。
果然,年后过来,她的小店已经换了老板,挂起了童装。听别人说,她离婚了,带着小孩跟了老同学。
我不知道她和老同学有没有领证,我也不清楚她的前夫究竟是本质上的懒惰不负责任还是因为太年轻了不知道怎么爱孩子和妻子,我也不清楚维持不到两年的婚姻里她究竟该该负哪些责任。
不管如何,结了婚,有了孩子,怎么就这么轻易的离了,还这么快速的找到了下家呢?
想想,那一两年,我也有伤心欲绝的时候,也多次有势必离婚的绝念。
打电话给老同学梅子,她似乎以过来人的口气安慰我,让我想想自己男人的不容易,想想哪些是自己本该承担的义务。
跑到z家抱怨,z冷漠的甩给我“你没有工作,离了婚带着孩子打算乞讨吗?你想让你男人把他妈杀了吗?”
每次吵架不是钱的事,就是关于他爸妈。这是我婚前没有想到的事,竟然成了婚后生活最大的障碍。
渐渐地我不再给梅子打电话诉苦,也不向z告状,我不知道是接受了本满充满变数的婚姻,还是忍受了婚姻里多出来的人,总之,我不会让那些破事使我痛苦了。
曾看到一句话大概是这样的意思。一段关系里,最怕的就是一方充满高高在上的付出感,另一方因无法满足对方而产生的罪恶感。
我觉得那句话特别应我当时的情况。我总感觉孩子是我生的,我带的,我付出最多得到最少。我看他不顺眼,把对他父母的怨气全部怪罪于他。他总是默不作声,偶尔也会甩一两句狠话给我。
慢慢的我调整了自己的关注的焦点。我不揪着过去的的事情打压他,用心管好孩子和自己,做一个全职妈妈该做的事情。我甚至也因他陪客户喝的烂醉晚归而有些心疼,我知道他在努力,我需要等等,而不是一味的埋怨和中伤。
也许,我不能保证我们的婚姻不会半路解散,我也保证不了我们会彼此忠贞到老。但,我绝不会轻易说离婚。真到了那个地步,一定是温柔的说再见,不伤害,不拖泥带水。
身边有个熟人每每遇到婚姻的琐事,都会说这样的话:好怀念前男友啊,有车有房父母还做生意,我脑子进屎了怎么会甩了他呢。哪天把我惹毛了,我拎包就走,麻痹,我还找不到男人了?
她的语气充满愤怒还有对未来的侥幸期盼。
我不知道怎么安慰,或者说我安慰不了她。
我经历婚姻的时间不长,我也道不出婚姻中的道理。毕竟谁也别想做生活的老师。但是,我知道在中国,婚姻总归是神圣的结合,不管社会和思想发展到进步到什么程度,婚姻都不该是儿戏。结婚三思,离婚更应该慎重。
我身边也有冲动离婚半年复婚的例子。不管怎么样,离了婚的我仍祝福他们下一场的婚姻能足够救赎前一段的不幸,而勇敢复婚的夫妻我希望他们能够认真的相爱用力的珍惜下去。
而我最想说的是,如果离婚,请不要着急找下一个人,更不该提前找好备胎。因为离婚,本该是你挣脱枷锁蜕变的一次重大选择,而不该是你又一次把希望寄托到别人身上的机会。
如果没有准备好,请你先好好爱自己,自己先让自己幸福起来。
希望有一天当你垂垂老矣,看着身边陪伴你大半生的那个人,你会庆幸没有跟他她离婚,没有和他分手,没有掐死她。
希望有一天当你垂垂老矣,看着身边陪伴你大半生的那个人,你会庆幸没有跟他她离婚,没有和他分手,没有掐死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