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量剧透,慎重阅读)
那天是摘掉隐形眼镜,然后媳妇儿往包里塞了两包纸巾以后进的电影院。
当然,买了桶爆米花是巨大的失误。
叶伟民导演的《人在囧途》之后,这是香港导演拍大陆故事,最好的一部。
陈可辛从片名开始,就用繁体“亲 見 愛的”表达了“亲不见”的主题,同时,“爱有心”。
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说成片要比催泪的预告片克制很多,煽情并没有来源于强烈的戏剧冲突,或者人物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而是来源于每个角色的真实塑造,来源于每个观众的感同身受,这是陈可辛最大的成功之处。
我还没有机会问到没有孩子的小同事们看这部电影是什么感受,但其中一个说“我们也曾经是孩子”,我明白,她能看懂。
记录一下最重要的几个观感:
表演的胜利
毫无疑问,这次几位主要演员,奉献了极为精准和扎实的表演,而众多不知名配角则共同构建了整部电影真实动人的基础。我自己印象最深的几个瞬间:
Spoiler Alert
黄渤从派出所下楼时的哭泣。大家全片都在哭,但是黄渤的这一哭极为真实,他在孩子丢了的时候都没有哭成这样,甚至寻找的过程中都是坚强、乐观的,即使心底都已近绝望。但是,当孩子已经找回来了,却根本不认识自己时,这个父亲才真正体会到孩子“丢”了,可能真的找不回来了。这一哭,宛如世界末日。
郝蕾听到黄渤问“你说孩子到那边多长时间叫的妈”后,在楼梯口的一回眸。郝蕾这次的表现无论如何夸奖都不为过,感情变化和矛盾最重要的角色,被她诠释的淋漓尽致。尤其是这一回眸,没有台词,真正的用眼神在演戏,内心的痛苦、责备、悔恨、恐惧都在那一个眼神中被表达。网上一直在说,郝蕾的梦想是要让自己的表演被写进教科书,真心认为,她做到了。
赵薇和佟大为在深圳街头的对话,背后的内容其实很多,赵薇这里演的很好,朴实与心计,都有了。具体内容要大家自己体会。
万里寻子会的集会上每个人的发言、韩德忠(张译)的全程表演。
陈可辛的勇敢
拍这部电影,大家最希望的是对这个国家的打拐工作起到作用,但是陈可辛竟然全片没有用半点笔墨去描述那个唯一的反派-拐卖者,甚至在侧面描写中我们能看到,他甚至称不上“人贩子”,而只是一个因为种种原因而做下错事,最后一死了之,不用面对一切苦难的普通农民。
但是,陈可辛却用对因为这个普通农民而饱受伤害的其他人的描写,真实的反映了失子家庭、被拐儿童、社会、普通人等等所经历的一切苦难,反而更加让人对那些牲畜不如的人贩子充满了痛恨,这种手法,是需要勇气的。陈可辛也胜利了。
今年读过台湾作者的《杀戮的艰难》,探讨死刑,一直想找机会阐述一下自己的感觉,但才疏学浅,不敢动笔。现阶段的中国,我仍然无法想像没有死刑的情况(仅指对恶性刑事犯罪的死刑,经济犯罪和其他罪行的死刑,应慎重考虑废除)。我觉得,对死刑的存废探讨,仍然是需要随着社会整体进步而变化的,死刑需要慎重、需要保证程序正义,但是目前其威慑力和对受害人家属的补偿,对社会正义的补充,都仍然是不可替代的。
如打拐,犯罪成本太低,明显是目前打拐工作无力的症结之一。即使不能像很多网友说的“人贩子抓住一个杀一个”,但是确实应该考虑对造成重大伤害(如弄残儿童去乞讨)或重大社会影响的罪犯进行严惩。
上述内容本非影评所应有,但这样一个题材的影片,无疑出发点就是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探讨。陈可辛的勇敢之处还在于他在严格审查的镣铐下,直接的点出了众多的黑色地带:失踪24小时的报案制度(据说并非如此,儿童失踪不受这个限制,并不确定)、全社会对走失儿童的综合性解救环境(没有类似美国的AMBER Alert)、福利院的困境、收养儿童的困境、对丢失孩子父母的社会帮助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的现实题材电影种缺少的内容。陈可辛点出来了,就是胜利。
结尾的逆袭
这里真不能剧透了,不能说会丧失观影“乐趣”,应该说会影响观影“感受”。十一期间,抽点时间,
去看吧(据说这是对一部好电影的最好评价)。
今年还有一部打拐的影片,刘德华、吴君如主演,不知道质量如何,希望至少有足够的诚意。另外,脑洞打开,如果吴君如至少有足够标准的普通话台词能力,赵薇这个角色,她演是不是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