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城市都存在着一些土生土长的土著,他们就像是这座城市里的“老奶妈”,熟知着这里的上至百年下至身后大事小事。这还不算什么,当他们说起被共享的城市的时候,才真正展现出“老奶妈”的一面!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抱怨的声音就像是裹脚布,不仅仅是长的问题。这不,一群“老奶妈”又骂上他们的城市道路被一群天南海北的异乡人挤成了露天停车场。
我想我说到这里,你大抵猜出这所城市的名字了,那就是我们的首都之城——北京。其实说到北京,人们第一反应就是这里是个人才广聚红灯酒绿的大都市,这儿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而你们都错了,你们忘记了考虑北京的老奶妈们了!步入晚年的50和60后也许会认为这是我们的耻辱!正当年的70和80后也许会认为这是我们的悲哀!我们红色的城墙变成了废墟,我们起居的胡同变成了景点,我们的蓝天白云久久未曾谋面!这不是我们的北京,我们的北京躲去哪里了!
这些天我溜达在北京的大街也好小巷也罢,一张嘴就扑面而来的尾气和人们呼出的二氧化碳萦绕在我的呼吸系统。虽然北京是我除了家乡之外最久居的城市,但这些年来给我的感觉从未发生改变:我听到的口音越来越多,到达目的地的时间越来越长,我小白鞋上的脚印也越来越富有艺术感。
如今,我找到一条早已被商业化的胡同里的一家双皮奶店,不解吧,咖啡厅里安静已经被少年的嬉闹和中年的商务电话以及老年的叨逼汇集一起而显得鸡犬不宁。而我就带上耳机听着久石让大叔的轻旋律轻轻敲打着我的键盘静坐在窗边。就算这样,我还是在检阅着每秒钟都不同,不足五米宽的小路上行人向我激射来的的目光。
就在这时,一位一手一个蒙着黑色呢子布鸟笼的老人正低着头在机械运动人流中穿行和躲避的,摇曳的出现在我窗前并迅速的消失在人海中。在日后的聊天当中(第二日我又见到了他,而这次我没有让他再闪现闪失,而是请他去撸串喝啤酒)使我深深的感觉到,这些土生土长的北京爷爷丢失了一口一个“小爷我”的风范,和马路上穿行的异乡人相比反而他们更像是异乡人,他们熟悉的北京已经不是只有几条大街和无数条胡同组成北京,他们熟悉的北京已经不是四合院而是一片一片的高楼大厦。等他们老了的那一天,可能真的就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去买个菜回头就不认识回家的路了!
虽然我不是北京人,但是我钟爱着北京城里朱红色的城墙和绿树成荫的胡同。我想城墙在许多年前被建筑时一定预料不到今天要被禁锢在pm2.5值爆表的灰色之中。胡同在许多年前被隔端出来时也一定不情愿在今天失去树荫的庇护还得每天被莫不相识的过路人踩在脚下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
这两天下雪了,干冷的寒风吹空了马龙上的车水,屋顶的瓦片上被一层洁白的雪覆盖着,故宫城里的朱红色在和白色结合的同时,北京回到了北平。
2016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