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与超越》是个体心理学先驱阿德勒博士的巅峰之作。他曾经是佛洛依德的学生、合作者,后来发现精神分析的不足,开创了个体心理学,立足于将一个人塑造为优秀公民,强调一个人通过社会贡献来寻找自我价值。
听起来稍微有点虚无,为啥要成为优秀公民捏?活着是又为了什么捏?带着一丝疑问且看阿德勒博士如何自圆其说。
我们活在这世界上,主要面对三大问题,生存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和婚姻问题。这三个处理好了,就算不能走上人生巅峰,起码可以正常人过正常日子。处理不好,可能如木桶效应,一个短板带来无尽危害,生活大受影响,从心理疾病到犯罪都有可能。
最近除了《芳华》外,还有部电影叫《心理罪之城市之光》正在热映。邓超饰演的侦探方木除了会分析推理外并没有留给我深刻印象,反而阮经天饰演的反面人物江亚更值得玩味。
一起起连环凶杀案,受害者均遭虐待致死,受害者生前又都是充满争议性的人物。这时网名为城市之光出现,以暴制暴仍然在继续......
抽丝剥茧后,我们知道了江亚的成长经历,童年时一直受到父亲虐待,不堪忍受的江亚终于有一天奋起反抗,亲手杀死父亲,并将尸体藏匿,以后的很多年都会对着父亲遗骸发泄愤怒。
按照个体心理学的观点,犯罪源于我们不能理解他们,甚至以错误的方式对待他们,最终使得他们以更加错误的方式对待别人以及社会。江亚的父亲不懂教育,虐待孩子,结果江亚以更加错误的方式对待社会。
江亚上学时很崇拜同学方木,处处模仿但又达不到方木的高度,想当警察最后失败。按照个体心理学的观点是他之所以犯罪,是因为他们在逃避问题,他们总认为自己不够优秀,唯有做出反常的行为,仿佛才能找到自己的价值。江亚正是这样的人。
取代江亚父亲尸骨受罪的就换成了现实中活生生的人,而且满足了极大虚荣心的江亚认为警察是不可能抓到他的,这又进一步激发他在犯罪生涯走得更远的兴趣,一件件耸人听闻的故事不断发生。
将人物稍加分析后就觉得电影情节很简单,至于作案过程和打斗场面已经属于细枝末节。江亚肯定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我希望用他的死能唤起更多罪犯的迷途知返。
当然,我这只是在做白日梦。
如何才能改变呢?无论对于神经官能症还是罪犯,个体心理学的观点是:对生活的解释方式要改变。不然接受再多惩罚也没有,监狱出来变成累犯的人太常见。
我曾认识一个小姑娘,母亲在她童年一直施以家暴,但现在读大学的她性格很开朗,学习成绩也很好,以后基本上也不存在走上犯罪道路的可能。为啥江亚的悲剧没有在她身上重演捏?个体心理学的解释很精辟,一个人并非决定于其所处的环境,而是她对环境的诠释!她会选择逃离原生家庭,但同时也在追求自己生命的价值,不需要通过犯罪才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王阳明先生说,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我一直觉得相信唯心的人要比相信唯物的人幸福感更高些。“你相信什么,才能看见什么。你看见什么,才能拥抱什么。你拥抱什么,才能成为什么。”
许多问题的根源就出在想法不对,想法不对往往就苦了自己,我根据多年生活经历,很早就得出过这个结论。对生活的误读,就会做出错误的行为。
人是社会性动物,正是因为人类需要交流,这才出现了语言,使得互相沟通更容易。当人可以学会合作精神,就能够消除病态。治疗抑郁症的一种方式也是要求病人去取悦别人,芬芳别人的同时美丽自己,病也就不药而愈了。这么想,太过自私自利的人总觉得世界对他有亏欠,恐怕就过得不会快乐。
可能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有信仰的人幸福感更高,宗教宣传一种博爱的精神(只爱相同信仰的人其实还不够博爱),这是让人对别人产生兴趣,结果自己的幸福感也增强了。
看完后我完全打消了之前的疑虑,并打算继续完善这项本领——学会合作。